清茶一杯,家業傳承

清茶一杯,家業傳承。浮生若茶,亦甘亦苦,奮鬥之後,白茶已老,溫潤恬淡,歷久彌香,品飲時光的餘味。

一片葉子,傳承中華文化

茶,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起源於中國,是東方的一片神奇樹葉,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

中華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流的、傳承到今天的文化,而茶文化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唐宋更是茶文化的鼎盛時期。

清茶一杯,家業傳承


唐代皇室設茶宴;黎民百姓以茶待客、以茶解渴;寺院僧侶種茶、製茶、煮茶、飲茶,賦予茶“三德”;唐代文人隱士品茗評水,吟茶詩、作茶畫,以茶喻人、以茶明志、以茶抒情,使茶有了精神層面的文化高度。

宋代,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開門七件事”之一。至今,茶已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

一杯清茶,致敬茶界泰斗

“世上茶人千千萬,泰斗唯有張天福”這個一生與茶相伴的茶人,人生之路正好走了一個“茶壽”,108個春夏輪迴,一腳踏進茶界再也出不去。他為茶貢獻了一生,也因此得到許多榮譽,但張老卻謙虛地自稱是“一個茶葉界的小學生”。

張老先生從事茶業80年,精通中國茶學,深研中外茶藝、茶道、茶禮,集古今茶文化大成,提倡“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

張老說:儉是勤儉樸素,清是清正廉明,和是和衷共濟,靜是寧靜致遠,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從唐宋以來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觀和處世哲學。

清茶一杯,家業傳承


清茶一杯,家業傳承


對於茶與長壽的關係,張老曾開玩笑說:“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這樣。”作為“萬病之藥”,他堅持每天起床之後都要喝一杯清茶,加上平日從全國各地來的茶友,不論是政府高官還是山間茶農,他都用清茶迎客。

張老曾在談白茶時說道,“現在有客人到我家裡來喝茶,我都是泡10杯茶給客人喝。十杯茶裡頭呢,第一杯就是福鼎的白毫銀針。”

此外,他依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固定的作息時間,一日三餐粗茶淡飯,配以些許水果。同時,他也強調自己總結的養生學“一足五忘”,即知足常樂,忘形、忘勞、忘懷、忘情、忘年。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用茶的完美姿態,養水的清靈潔淨,用水的柔美堅韌,養茶的寧靜從容。茶香清幽,可讓人寧神;茶味清淡又略帶清苦,可讓人靜氣。

在獨處之時,排除私心雜念,淨化靈魂。在品茗之餘,是內心的自省,“流華淨肌骨,疏淪滌心願”,飲茶不僅可以潔淨肌膚、身骨,重要的是淨化內心世界。

一個人喝茶,和心;兩個人喝茶,和順;一家人喝茶,和睦;一國人喝茶,和諧;一個世界喝茶,和平。

文化自信是最偉大的力量!

家業傳承是最偉大的力量!

深深深深地祝福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