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的基本素質


做圖書編輯,有些人能做出很多品質極佳且銷量可觀的產品,有些人卻苦於做書的迷茫,很難以做出一本有市場潛力的暢銷書或長銷書。那麼,作為圖書編輯,究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你覺得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做圖書編輯呢?基於我本人的從業經驗,我也曾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在這裡強調自己感想幾點。 1. 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閱讀量越多越好 作為一個圖書編輯,龐大的閱讀量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點。因為編輯工作,自然而然,不用過多解釋,這是一個和文字打交道的行業。 那麼,具體需要或者說應該閱讀哪些類書籍呢? 個人認為首選的是文學經典名著類作品,再其次,像各類各行各業的經典書籍,最好是都涉掠過一些。然後是你個人感興趣的領域書籍可以多一些看看。經典書籍的文字,都是最具有時間檢驗性的,讀這類書籍,不用擔心誤入歧途。足夠的閱讀量,首先能夠為你的寫作能力和文字的運用打下基礎。在你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你會感到相對輕鬆,不會感到那麼費力。這就和讀書時代的作文寫作能力基本類似,閱讀量大,你的作文寫作能力自然也高。而具體在圖書的製作中,這就體現在許多的方面。比如,你在操作一個通過選題會的選題製作時,在閱讀和編輯內文稿的時候,你的閱讀速度和編校能力都會佔據絕對優勢。這些,都會在無形中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當然,若你在閱讀這些經典文學作品時,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感悟,結合實際生活在閱讀中能夠對其作品有更多的深入思考的話,那麼閱讀這些經典作品,在無形中對你圖書的製作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因為你的讀者群正是你的客戶群,他們購買一本書,並非只在乎你的文采,而是是否能切實打動他們。具有大量閱讀基礎和善於思考的你,寫出的文字更易打動讀者。 這裡補充一點:閱讀書籍時許多時候不要貪多嚼不亂,不要只求讀得越多越好,要選好書,讀了還要能夠消化,並慢慢吸收,內攝,這樣的效果對我們的幫助或許更重要些。記得做書期間,也遇到過有的編輯有一定的閱讀基礎,文采斐然,令人豔羨,在圖書的製作的文案寫作中,往往寫出來的東西看起來也是辭藻華麗,光彩奪目,可是這些文字許多時候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可能不明其意,而讀者當然也不明其意,直接pass也是情理之中。 2. 思想要獨立,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那麼,在圖書行業,是不是隻要你有驚人的閱讀量,就一定適合做圖書編輯並能輕而易舉做出暢銷書籍呢? 答案很明確,絕對不是。 上面第一要點中也已提到,在圖書行業還有一個現象,許多人覺得自己有一定的閱讀基礎,情理之中也覺得自己非常適合做圖書,認為做圖書不就是看文采嗎?看文筆嗎?是的,這個沒問題,也確實很重要。但有時候,卻也出現了易總情況,也有些有一定閱讀基礎的編輯做出來的文案讀者黏性卻極差。在圖書市場中,書雖是沒有長嘴巴,但它卻是會說話的,讀者也是會說話的。在這裡,特別還需要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圖書編輯還要思想獨立,獨立,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這個很重要。很重要。這個觀點和態度多半是摻雜了個人的人生經驗從實際生活所得,而不僅僅是限制在“表面”的閱讀和文采。你還須將你閱讀的東西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你對你閱讀的文字,必須是真的吸收了,因為讀者相對於華麗的用語,在其背後讀者更在乎的是你的文案是否真的打動了他們。舉個例子,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書籍之所以暢銷,之所以被讀者購買,可能僅僅是因為一本書裡的某個文案的一句話,某個觀點,某個態度,或其他某個你沒注意的細節,這個細節給讀者帶來了共鳴或帶來了力量。 所以,做圖書編輯還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要一切從讀者自身需求的市場出發,這個對於一個圖書編輯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3. 要有寫作的習慣,獨立創作的能力,最好是堅持獨立創作的習慣 實際上,對於圖書編輯從業者來說,可能許多沒有或不能堅持達到這一條。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合格的圖書編輯,這條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你自己的寫作中,你才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以及與自己深層的自我對話。不斷的剖析自己,理解人性,解讀人生,剖析越深,活得越真。懂得自己的痛點,也即理解了讀者的痛點和所需。所以,圖書編輯,許多時候,就是在用自己的認知做書,用自己的生命做書。 基於以上幾點,每一個都不是說,你今天心血來潮,急於求成所能短期達成的,苦幹一段時間就會提高這些能力。這每一個能力都是一個持久的積累。所以,如果想做一個好的圖書編輯,想做出靠譜的暢銷書,請你不斷積累,不斷成長,用心生活。


青少年為在一張桌子在室內學習的考試做準備

Closeup of the pages of an open old book while they are turning, on a rustic wooden 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