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11月3日,國內首檔4K、三維聲清唱人聲場景式音樂節目《美麗人聲》播出。

參加節目的六組歌手中,不僅有唱作型女歌手梁心頤,音樂劇演員/歌手亞森,新生代女歌手圈9,“低音詩人”歌手趙鵬,還有阿卡貝拉樂團RESOUND理想人聲和原生態苗家三姐妹組合阿果依。創新的音樂演繹方式,讓人置身在音樂中心,身臨其境般享受視聽盛宴。

PUNK RAVE創始人金芷伊 | 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美麗人聲》節目現場

作為節目組特別受邀的嘉賓——設計師金芷伊Joey,九月份攜品牌PUNK RAVE 從倫敦時裝週的秀場驚豔歸來,十一月份又迎來《美麗人聲》的播出。從國外到國內,從倫敦時裝週上的國牌新銳設計師,到《美麗人聲》中藝人的造型設計師,收穫了不少的讚譽,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原創設計品牌PUNK RAVE,也認識了品牌背後的主理人設計師金芷伊。

PUNK RAVE創始人金芷伊 | 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PUNK RAVE品牌主理人金芷伊

今天小編Kim(以下簡稱K)請到PUNK RAVE品牌創始人金芷伊Joey,開啟一場深入的對話。

K: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接觸到《美麗人聲》這個節目?

金芷伊Joey:《美麗人聲》這檔節目,不僅開創了全新的“讓世界看見你的聲音”這樣一個視聽體驗,而且還搭建了可以讓廣東本土新生代獨立設計師們發揮的平臺。正是節目組“尊重原創、尊重專業”這樣一個理念,跟我在做的事情,其實是殊途同歸的。因為我本身就是做服裝設計的,深知做原創設計的不易。所以當時節目組邀請我的時候,這一點非常打動我。

PUNK RAVE創始人金芷伊 | 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設計師金芷伊在節目錄制現場

K:作為一名平時在幕後的設計師,是什麼讓你決定走到屏幕前?

金芷伊Joey:剛剛也有談到,節目組尊重原創的理念,跟我做設計的理念相通。以前的設計師一般都在幕後,人們認識一個品牌,基本是通過你設計的衣服。但是時代是在發展的,現在可以是先知道你這個人,通過你這個人去了解品牌。PUNK RAVE作為我一步一個腳印創立起來的品牌,就好像我的孩子一樣,我希望它能被更多的人知道,也讓更多人的去了解和喜愛小眾的設計風格。所以我願意站到臺前,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品牌的一個標籤,大家能通過我去了解到這個牌子。

PUNK RAVE創始人金芷伊 | 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設計師金芷伊在節目錄制現場

K:你在給藝人們做造型時,有針對節目類型做了哪些設計?音樂和設計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嗎?

金芷伊Joey:這是國內首檔以人聲分高下的音樂節目,觀眾們在觀看時,不僅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聲音上面,也會非常留意發出聲音的歌手。這就意味著,觀眾對於人聲以及歌手形象造型的要求會比以往更高。所以在打造歌手們在節目中的造型時,我們提前去了解了她們本身的身形長相特點及其歌唱的風格,針對性地對不同的歌手做出多套造型方案。造型不僅要貼合她/他本身的歌唱風格,還要考慮到歌手當場的歌曲風格和舞臺燈光背景等等各方面因素,同時也做了突破藝人本身固有形象的一些嘗試。我認為無論是設計也好,音樂也好,除了要有突出的自我風格,還要不斷的創新,為設計注入源頭活水,才能保持新生。

PUNK RAVE創始人金芷伊 | 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金芷伊給歌手做造型設計

K:在準備和錄製節目的過程中,有哪些有趣或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金芷伊Joey:這次錄製節目,除了在音樂秀中全程參與藝人造型設計這個新的挑戰之外,很大的一個收穫就是認識到一群非常nice的歌手朋友。在藝人試衣之前,我們為每個藝人都準備了多套造型方案,剛開始其實也有藝人會有點抗拒,可能是以前還沒嘗試過這種風格。後來是來到我工作室試衣的時候,想著既然來都來了,不如試一下。結果穿上身之後很驚喜很滿意,有種跟以往不一樣的感覺。他們突破了自我去嘗試新的風格,發現自己其實也能駕馭。我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這一點其實對於每個設計造型師來說,都是很值得開心的事情。後來每天錄製節目,大家會經常一起吃飯聊天,他們在臺上非常專業,臺下非常隨和,那段時間大家合作得很愉快。

PUNK RAVE創始人金芷伊 | 從地下文化到登上大雅之堂的哥特國牌

▲設計師金芷伊和歌手圈9在節目現場

K:你希望通過這個節目,讓觀眾對PUNK RAVE或小眾設計有哪些新的認識嗎?

金芷伊Joey:其實在十年前,哥特風格在國內的影響和受眾,遠遠比近兩年還要小。當時我們PUNK RAVE在國內的影響力遠遠沒有國外廣。其實我一直都很希望,這種風格能被國內接受,能有更多的人喜歡。近兩年隨著大家觀念的轉變,PUNK RAVE在國內被更多的人熟知。我希望在國內也好國外也好,可以讓大眾知道,中國也有自己的哥特朋克風格品牌,也希望能把PUNK RAVE “不壓抑,不盲從”的理念,通過服裝傳達給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這是我一直致力在做的事情,也是我未來一直會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