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在防控的日子裡——重拾“老”才藝 宅出新花樣

生活永遠不缺精彩,宅家生活也可以有樂趣。在防控的日子裡,不少市民在家裡重拾老才藝、開發新技能,發現了自己的巨大潛力。

彈奏樂器錄視頻 與朋友一同分享

邢伊爽在家練琵琶。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網友“阿爽大杯茶”在網上發了不少短視頻,琵琶、電子琴樣樣精通,可謂小才女一枚。

看著“阿爽大杯茶”熟練而流暢地彈奏歌曲,很難想到,她是利用宅在家裡的時間“復學”的。“阿爽大杯茶”本名邢伊爽,平時工作很忙,這次重新拾起年少時喜好的樂器,還錄製了不少短視頻與朋友一同分享。

正月初一,邢伊爽坐在沙發上,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接連兩三個小視頻都是網友分享居家演奏樂器的,歡快的曲調和分享者臉上的歡樂感染了她,讓她想起了年少時學習琵琶的歡樂。

“要不我也把琵琶拿出來練練。”這樣想著,邢伊爽用了1個多小時把“塵封”在儲藏間的琵琶找了出來。

“我把《我和我的祖國》《茉莉花》《橋邊姑娘》等歌曲的譜子抄在紙上,貼在牆上對著練。”邢伊爽說,雖然一開始有點生疏,但練著練著就找到了感覺,越練越好。

在邢伊爽的帶動下,她的媽媽和姥姥也在家裡照著短視頻練起了廣場舞。最近,邢伊爽又買了電子琴,準備重拾自己的電子琴技能。

自學遊戲編程 閒暇時間充電

原創丨在防控的日子裡——重拾“老”才藝 宅出新花樣

陳馥馨在家自學小遊戲編程。

陳馥馨是一名普通的辦公室文員,春節過後雖然宅在家中,但她一點也沒閒著,利用這段時間自學起小遊戲編程來。

陳馥馨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對小遊戲編程感興趣。陳馥馨看在眼裡,覺得這是一個培養孩子認識遊戲另一面的好機會。兒子住在青島姥姥家一時回不了家,她宅在家裡閒來無事,便上網下載教程,自學小遊戲編程。

“孩子慢慢長大,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各種遊戲,尤其是男生,有可能會沉迷遊戲,所以我想,既然孩子以後要接觸遊戲,為何我不主動出擊,提前引導孩子去探索遊戲的另一面,比如如何設計遊戲,而不是隻看到遊戲娛樂的一面呢?”

學著學著,陳馥馨自己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時候一學就是三四個小時,越學越起勁,樂此不疲。如今的她,也能設計簡單的小遊戲了。

“把一個想法變成一個小遊戲,真的很有成就感。更讓我欣慰的是,我發現,除了可以讓孩子看到遊戲的另一面,還可以培養他對學習編程的興趣。”陳馥馨說,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不管是被迫學習還是主動學習,都是對過往的一種“補課”,對未來的一種開拓,是可以受益終身的。

一起做手工 親子感情更深厚

原創丨在防控的日子裡——重拾“老”才藝 宅出新花樣

張雪梅的兒子展示媽媽製作的手工花。

“這花兒,做得還挺好看!”看著兒子戴著手工花,經區西苑街道曲阜萬鑫社區的居民張雪梅不由得開心地笑起來。

張雪梅很喜歡花花草草,養了一陽臺的綠色植物,既養眼又陶冶情操。在宅家日子裡,每天有了大量的時間侍弄花草,張雪梅還學習了新的興趣愛好——製作手工花。“孩子們在家,學校安排了豐富多樣的活動,比如手指操、唱歌、跳舞、打鼓等。我也跟著學了不少,其中做手工花真的太有意思了。”張雪梅說,她先是對著視頻一點點研究,最後花了將近1個小時和孩子們一起做了出來。最後做出來的花兒特別漂亮,插在花瓶裡很好看,孩子們也很喜歡,特意戴到了胸前。

張雪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平時晚上與假期是珍貴的親子時光。宅在家裡的生活,一下子拉長了她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不能出門,因此有了更多時間在家裡陪伴孩子,這段時光給了我們一家人不一樣的體驗,讓我們的親子關係更和諧。”張雪梅說。

重拾剪紙手藝 宣傳防疫小知識

原創丨在防控的日子裡——重拾“老”才藝 宅出新花樣

叢愛敏以防疫小知識為主題的剪紙作品。

住在經區鳳林街道鳳林順和社區的叢愛敏,時隔多年後重新拾起了剪紙手藝,不僅創作出不少好看的剪紙作品,還將這門技藝傳授給家裡的小輩兒。

疫情防控期間,叢愛敏看到社區志願者們一直在奔走忙碌,內心深受觸動。“我還在網上看到一線醫護人員的努力,真的是特別感人。我在家也不能出什麼力,就尋思自己以前學過剪紙,可以用來宣傳防疫小知識,就把剪紙這門手藝重新撿了起來。”叢愛敏說。

正月裡,叢愛敏先是練了兩天手,感覺手感慢慢回來了,就開始了剪紙創作。“勤洗手”“勤通風”“宜熟食 要高溫”等主題的剪紙就這樣在她的手上一點點成型。

在叢愛敏剪紙時,家裡的小輩兒早就對她手下的剪紙作品心動不已。叢愛敏又手把手地教孩子剪了起來,讓孩子們宅在家裡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有趣了起來。

威海晚報記者 周穎 冷信信 視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