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突然發聲:給民間中醫留一條生路

人民日報突然發聲:給民間中醫留一條生路!


“黑中醫”這個詞民間中醫堅決不背!

長期以來,民間中醫一直處於尷尬境地,很容易被當成江湖騙子遭到“誅殺”。

整治中醫騙子亂象,必須正本清源,給民間中醫留一條生路,滿足百姓求醫問藥的需求。

對於在電視上坑蒙拐騙的江湖騙子,必須堅決查處;而對於確有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則要給予支持。


長期以來,民間中醫一直處於尷尬境地,特別容易被當成江湖騙子遭“誅殺”。

1998年《執業醫師法》頒佈後,民間中醫跨不過醫師資格考試的高門檻,不能繼續從事執業活動,無證行醫就成了“黑中醫”,成為被打擊、被取締的對象。結果,很多確有專長的民間中醫陷入執業窘境。

不過,實施的《中醫藥法》也給了民間中醫一定的空間。第十五條規定,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由至少兩名中醫醫師推薦,經當地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後,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

《中醫藥法》取消了筆試內容,縮短了時間跨度,降低了執業門檻,為民間中醫帶來了希望。


民間中醫轉正,儘管有法可依,但配套政策仍需跟上,確保民間中醫轉正落到實處,真正解決他們合法執業的難題,保留好中醫在民間的火種。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整治中醫騙子亂象,必須正本清源,給民間中醫留一條生路,滿足老百姓求醫問藥的需求。既清除雜草,又培育好苗,中醫藥的百花園才能爭奇鬥妍。

人民日報突然發聲:給民間中醫留一條生路

人民日報突然發聲:給民間中醫留一條生路


一些民間中醫,充滿酸楚和血淚。而他們,是中醫藥的一隻重要的力量。


從古至今我們熟知的很多名中醫都是民間中醫,還有不少都是“無證執業”,比如研究出銀翹解毒顆粒、安宮牛黃丸等中藥的吳鞠通,還有中醫大咖嶽美中、電視劇《老中醫》原型丁甘仁等等都是民間中醫出身,他們大都自學、跟師學習中醫,沒有獲得官方的認可,但是做出的成就卻是不能否認的。


我們在嚴厲打擊一些江湖騙子的同時,如何給真正的民間中醫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甚至是活路?這是一個各界值得思考的大課題。


因為,如果按照現在的趨勢,那麼要不了多久民間中醫可能就會逐漸消失了,對於中醫藥發展而言,民間中醫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和組成部分,失去了這一部分,中醫藥就失去了活力,創新與發展都將逐漸減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