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周本紀

周朝的建立,更能說明商王帝辛真的不是什麼昏庸的君主,而西伯絕對是野心勃勃的權臣。

崇候虎進讒言,然後西伯被關,然後西伯進獻禮物,結果就被放了。然後西伯還進言時說廢除炮烙之刑,然後商紂就聽了,封他為三公之一,並讓他領兵去平定叛亂。

所以,在這個,一個善於納諫,又願意給人才放權的人,會是昏庸的人嗎?而讒言居然聽過就算,完全沒有因此而殺人,道理何在?如果真的昏庸的話, 不應該聽到讒言就把西伯抓過來給殺了麼?

至於西伯,皇帝信任他,給他權利,給他地位,而他呢,四處征戰,合併諸侯,然後終於在他兒子周武王的時候,起兵謀反了。所以,去除那些歌功頌德的言語,從行為上來看,商紂不昏庸,而西伯絕對是野心勃勃的野心家。

殷商開始懂得輿論戰了,但是因為不尊重神權,終於引來了神權的反撲。而周吸取了商的教訓,所以,當第一次出征的時候,房屋上著火了,就說,時候還沒到,然後回去了,兩年後才又開始起兵。不得不說,神是個好藉口啊。

所以,就因為敬神,周的先祖也就自然必須因神而生了。周的祖先後稷,就是他的媽媽踩了野外的巨人的腳印而生了他,而且生了出來就萬物庇佑。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既視感?跟殷的祖先一個套路啊。

從后稷開始傳了石三師到了古公亶父的時候,又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戎狄部族來攻打古公亶父的國家,古公亶父棄城而逃,還講的大義凜然,“他們攻打的目的就是為了城池,我不忍心為了城池而讓我的臣民去打戰,臣民在我手下生活跟在他們手下生活有什麼區別呢?”聽聽,這是人話嗎?而這樣的人,在史書里居然是仁義無雙,大加讚頌。然後,估計是被趕出來的民眾跟著他,或者是被挾裹的民眾,一起來到了岐山,在這裡開始強大了起來。所,果然史書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啊。這樣的君主也能得到讚頌,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周建立之後,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將族人姻親分封出去各地守衛國家,可是,封建時代的統治者是沒有辦法做到一直英明下去的,所以,出來了個前年難得一遇的妖孽君主-周幽王。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為了妃子褒姒的一笑,點起烽火,然後鄰近的諸侯來了之後,褒姒就笑了。這種把戲居然還玩了好幾次,也就周王朝有這樣的底蘊吧。然後經過這件事之後,至於後來攻城的寇,是誰就不好說了。難道褒姒是最早的間諜?通過這件事來斷絕各諸侯的可能的援救,然後趁機攻入周都城?可能吧。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周王室就徹底的衰弱了,而那些諸侯卻強大起來,接下來的幾百年間,周王室雖然還是名義上的君主,但是已經沒有任何諸侯願意聽從召喚了。

再接下來就是諸侯開始稱王,戰國時代開始。

雖然周王室已經沒有了實權,但是周朝還是一直都在,沒有被滅亡,周王朝7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