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愛國衛生運動 要掃“門前雪”也要管“瓦上霜”

暖風微醺,百花怒放,草木返青,呈現無限生機。今天,四川全省上下,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衛生運動“週末衛生大掃除”活動。

快评丨爱国卫生运动 要扫“门前雪”也要管“瓦上霜”

點將臺社區較場壩東街67號參與人員正在打掃室外

說起愛國衛生運動,似乎是一個塵封的遙遠記憶。

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是一次發令,“強迫”很多人學到了傳染病衛生知識,也增強了大眾的衛生安全意識。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人們深刻意識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習慣重要性。

當人們還處於痛定思痛的時刻,這樣一場“總動員”顯得尤為必要。

這次“總動員”的重點,集中在機關、企事業單位、鄉村、社區、農貿市場、餐飲業等人員密集的重點公共場所。這些地方,是疫情容易滋生的薄弱環節,也是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公共地帶”。

何為“公共”?公為平均,共為合力,公共就是屬於社會的,公有公用的。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能做到重視個人衛生、家庭衛生,但涉及到公共領域,就可能顯露出截然相反的一面。電梯裡抽菸、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壞習慣,依舊在公共場所不時上演。

“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是部分人對公共衛生的態度。

一場全民性質的大掃除,讓每個人參與到公共衛生中來,是提醒我們:現代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具備“現代公民意識”。每個公民都有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不僅要掃“門前雪”,還要管“瓦上霜”。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公民,除了身體力行,在看到破壞公共衛生行為,也需要及時制止。此次疫情清晰地告訴人們,在類似疫情災難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所以“管他人瓦上霜”,就是“掃各人門前雪”。

事實上,公共衛生意識的形成,也是在一次次愛國衛生運動中演進的。天花、霍亂等烈性傳染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等疾病之後的行為自覺,近些年的衛生城鎮建設、廁所革命,都是愛國衛生運動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看,一次愛國衛生運動,正是一次公民衛生意識培養的契機。每一次大災難和傳染病的發生,都在考驗人類社會道德和文明水平。經驗告訴我人們,只有高水平的防控意識和公衛知識,才能助力人類對抗各類災難疾病,推動文明向前。

正在各地紛紛開展的愛國衛生運動,也是向文明邁進的步伐。北京的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上海的“清潔環境,防蚊滅鼠”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四川的“週末衛生大掃除”……在科學、理性、人文的指引下,在衝掃、清理、消殺的體驗中,我們認識到,愛國衛生運動不僅是清除看得見的汙漬,更是清除看不見的落後衛生理念、不良衛生習慣,培育公民良好的衛生意識。

春風已來,春花已放。期待這場總動員,帶著公民意識、公共道德,走上健康、安全、衛生的文明之路。

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