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棋迷眼中的中國圍棋強盛之路

有人說“國運興則棋運興”。從宏觀的大環境下自然是很有道理的,國家富強了,民間有錢了,贊助圍棋的多了,棋手通過下棋比賽就能獲得不錯的收入,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從事圍棋事業,圍棋的成績自然會越來越好。

不過,把圍棋成績越來越好這一點完全歸功於職業化,市場化的話,在男子足球這關就被打了臉。不說也罷。

其實我們這些從中日圍棋擂臺賽一開始就認識圍棋並且慢慢喜歡圍棋的普通棋迷眼裡看到的,是中國圍棋人從不服輸、艱難追趕、虛心學習並最終超越的史詩般歷程!

作為一個熱愛圍棋三十年的普通棋迷(並且棋藝不怎麼樣),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中國老一輩圍棋人這樣堅持不懈。也許,是出於將圍棋這種“國粹”發揚光大的使命感?也許是被日本伊藤老太太在中國橫掃的知恥後勇?還是單純的就是對圍棋的熱愛?總而言之,作為這個時代的中國棋迷,真的是非常幸福的。

我們還在懵懵懂懂的時候,就被鋪天蓋地的“中日圍棋擂臺賽”烽火啟蒙了,在我們還只是孩子,對圍棋根本沒有認識的時候,就知道了有一個叫聶衛平的中國棋手,連戰連捷,戰勝了圍棋強國日本的各路超一流棋手。從而開始認識了圍棋,並慢慢接觸圍棋,痴迷於圍棋直到今天……

不過,作為中國棋迷,那一陣的日子可是不好過。擂臺賽中國連贏三屆,每一屆都贏得驚心動魄。但即使贏了,也依然無法改變中國圍棋遠遠落後於韓國圍棋的現實。日本六大超一流和小林覺、山城宏、王立誠、依田紀基、淡路修三等棋手都是中國棋手的攔路虎。

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當中國棋手好不容易贏下一盤日本強手,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比如車澤武贏過小林光一,女棋手華學明在富士通杯上淘汰國大竹英雄。但更多的是,中國棋手在面對日本棋手時的折戟沉沙。比如後來成為國家圍棋隊教練的俞斌,每次遇到趙治勳都……

如果光有日本也就算了。最讓中國棋迷難過的是,1988年第一屆應氏杯(臺商應昌期出資舉辦,每四年一次,冠軍獎金四十萬美元,有圍棋奧運之美譽)上,韓國棋手曹薰鉉橫空殺出,在決賽上於最被看好的中國棋手聶衛平相遇(其實我們棋迷都清楚,那個年代是聶棋聖的巔峰期,第一屆應氏杯,就是衝聶老去的)。在中日韓加上中國臺灣的棋迷關注下,聶老不幸敗陣,失去了自己最應該拿也是最接近的世界冠軍。

而贏得應氏杯的曹薰炫不但成了韓國人的民族英雄,也同時帶動了本來相對落後的韓國圍棋熱潮,少年們紛紛投身圍棋,這其中就有稱霸三國棋壇十多年之久的天才少年李昌鎬。

那些年,以韓國“四大天王”(曹薰炫、徐奉洙、劉昌赫、李昌鎬)為代表的韓流在各種世界大賽上所向披靡,光是四年一次的圍棋奧運“應氏杯””,前四屆竟然被四大天王輪流拿了一遍。而天才少年李昌鎬自從在“東洋證券杯”上戰勝林海峰開始,一個人就狂砍18個世界冠軍和13次團體冠軍(個人作為主將奪得過8次)。以至於中國的天才棋手馬曉春和後來的常昊,因為與李昌鎬同一時代……。

韓國人不拘泥於傳統定式佈局,敢於力戰、算路精確的強悍棋風不但為他們贏得了世界冠軍,也將韓國圍棋帶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那些年,“韓流”風颳過來,可不僅僅是球迷心寒,我們棋迷同樣是戰戰兢兢啊!

那些年的中國圍棋,還沒追上自己的老師日本呢,就被韓流遠遠甩在後面!

但作為棋迷,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圍棋人屢戰屢敗,從不放棄的堅韌,韓國圍棋強,就學習韓流,就如同當年虔誠學習日本圍棋一樣。

但,這個過程註定是艱辛的!

因為,那個時代的大環境,正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我們從雜誌上指導,好多棋手因為生活、因為住房、因為子女讀書配偶工作等問題,根本做不到心無旁騖地訓練圍棋;

我們還知道,中國圍棋人至始至終把“圍棋要從娃娃抓起”作為宗旨,不遺餘力發掘少年棋手、培養少年棋手,並且主動給青少年棋手創造更多的對局機會。

那些年,向日本學習過內弟子制度,由前輩棋手收徒弟,比如聶老就收過常昊、周鶴洋、羅洗河、等青年棋手。

那些年,也是計算機慢慢進入中國的日子。中國圍棋人同樣沒忘記將它運用到圍棋上。俞斌九段竟然能在圍棋之餘寫圍棋軟件,搞出圍棋死活題庫。今天我們普遍用AI的時候,可曾想到過俞斌九段當年的壯舉?

那些年,中國圍棋人清楚的知道,中國圍棋落後的根源是棋手的對局不足,尤其是青年棋手的對局嚴重不足。所以我們棋迷看到的,是華以剛、羅建文、王汝南等老一輩圍棋人厚著臉皮到處拉贊助的場景。那時候的比賽冠名五花八門,比如“圍棋霸王賽”(小霸王學習機),又比如韓國友人車敏洙獨家贊助的“友情杯”(剛剛去百度一下,這個名字竟然很難查到了,但是,作為享受今天幸福時光的中國棋迷,不能遺忘)。

應該說,真正讓中國圍棋走上康莊大道的,是“圍甲聯賽”。一看就知道是效仿足球甲級聯賽搞出來的。圍甲聯賽的創辦,標誌著企業界全面贊助圍棋的開始,也標誌著中國棋手終於在世界大賽之餘有了穩定的對局比賽,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說到這裡,我不僅側臉,和中國足球走的路差不多啊,為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呢?)

“苦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在長達二十年的追趕之後,中國圍棋終於在21世紀初得到了回報!2004年,終結了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常昊獲得了自己第一個,也是圍棋界分量最重的應氏杯冠軍。當時應昌期先生已經去世,其子應明皓竟然將決賽棋譜拿到父親靈前焚化,以告慰其父在天之靈。今天想來也是熱淚盈眶啊!

隨後孔傑、俞斌分別在三星杯、LG杯上獲得冠軍。讓我們這些已經有些灰心喪氣的棋迷們又緩過勁來。

但是,中國圍棋的春天還遠未到來,沒結婚的李昌鎬仍然是王者一般的存在,而飛禽島天才少年李世石更是中國棋手心中的高峰。我記得多年前在弈城圍棋上,棋迷們詢問主講人“潛伏”也就是柯潔,如果你和李世石下會怎麼樣?當時的柯大俠還只是棋壇後輩,除了活躍在網棋上之外,還很少在世界大賽上看到他。當然,那時候的柯潔很謙虛,我清楚的記得柯大俠一邊發包一邊說,他下不過李世石,嘿嘿。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肯定是中國棋迷最幸福的時代。繼曇花一現的羅洗河在三星杯上貢獻名局並最終奪冠之後不久,中國年輕棋手竟然全面開花。古力、孔傑領跑一個時代之後,江維傑、羋昱廷、範廷鈺、陳耀燁等年輕棋手如群星閃耀,一下子就照亮了中國圍棋乃至世界圍棋的天空。而那個還比較謙虛的少年柯潔,竟然一飛沖天,連奪數個世界冠軍,儼然中國圍棋第一人的樣子。粉絲們瘋狂崇拜柯潔的時候,也許真的想不到中國圍棋曾經的艱難歷程。

(只可惜,本人的棋藝沒能隨著中國圍棋的崛起而進步,三十年如一日的1d,哈哈哈)。

寫到這裡,我笑了。是一個棋迷心裡最幸福的笑容。那些上了灰塵的《圍棋天地》、《圍棋》雜誌裡,每一篇棋譜,每一篇文章,都記載著世紀之交的中國圍棋從落後到領先的歷程。中國圍棋固然因為國家的富強而慢慢強大,但是我看到的是,中國圍棋人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

謹以此粗糙文,向中國圍棋人致敬!@聶衛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