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模型”做一次精彩的分享和演講

工作十幾年越來越覺得筆桿子和演講溝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時也發現周圍分出兩種人,一種講話每次都能獲得滿堂彩,一種講話給人反覆的煎熬,

很多人說話“有癮”但是又沒有條理,如果這個人恰好又是你領導,相信你的演技會越來越好。

其實大佬講話都在擼模型

以下是馬雲在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訪談中的一段演講,將模型運用的爐火純青(請自行搜索視頻):


如何用“模型”做一次精彩的分享和演講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訪談


網貸如此複雜的一個體系,馬雲用“310”這個模型表達的清晰明瞭便於記憶傳播,這是高手(戰術後仰)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標杆,你用模型分享或者演講的好處是:進可攻退可守、可長可短、可詳細可精煉,拿這個“310”舉例,給馬爸爸一分鐘他可以講,給5分鐘也可以拆開細講,甚至給1個小時,在這個基礎上結合案例、故事、問答、互動等等方式給你一個小時的精彩演講。

模型就像是一棵樹,可以枝葉繁茂可以褪去華服,讓你在分享演講中如閒庭信步,悠然自信。

我們分以下三步來幫大家大腦安裝模型分享法:

一、把內容拆分為三份

我們做分享或者演講必定要寫大綱,最好把我們的大綱和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當然不是限制死的)

為什麼是三呢,這是個神奇的數字,首先我們人類大腦的瞬時記憶或者短時記憶很難同時記住非常多的概念,3-4個概念是人類平均能夠接受的概念數,再多就會出現遺忘。這裡有一個“30秒鐘電梯理論”的模型分享給大家:

麥肯錫曾為一家大客戶做諮詢。結束時,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在電梯裡遇見對方董事長,董事長問負責人:“你能不能說一下現在的結果呢?”

由於沒準備,而且即使有準備,也無法在電梯從30層到1層的短短時間內把結果說清楚。

最終,麥肯錫失去了這一客戶。

從此,麥肯錫要求員工凡事要在最短時間內把結果表達清楚。

因為人們最多記得住一二三,記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歸納在3條以內。

這就是流傳甚廣的“30秒鐘電梯理論”。

馬雲曾經告訴周鴻禕:“一個成功的演講技巧之一就是,上臺宣稱自己只講三句話,但這三句話一定要非常經典,這樣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周鴻禕解釋說,“所謂的三句話,就是通常演講時所說的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言簡意賅,高度概括,這樣條理性和邏輯性會更強,才能在短時間內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也能更容易被聽眾接受。”

現在你再去翻翻馬爸爸的演講,真的每次只講三句經典,身下的都是圍繞這三句的解讀。

二、起名字

首先,給這三塊內容分別起出簡單的名字;在這裡給大家一些技巧,我們可以提煉關鍵詞來代表這塊的內容,如小米雷軍的七字訣,就是關鍵詞作為名字(專注、極致、口碑、快!),簡單直接;也可以是類似馬爸爸視頻中的利用內容中已有的重點來作為名字——‘310’

另外,這裡有個進階技巧,如果這三塊內容的名字還有邏輯聯繫或者其他內在聯繫,那這個模型會更加紮實和高級,比如:

著名作家郁達夫就深知文貴短的真諦,他有一次演講,一上臺就在黑板上寫了“快短命”三個字。臺下的聽眾面面相覷、迷惑不解,郁達夫接著說:“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文藝創作的基本概念》,這三個宇就是要訣。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簡明扼要,‘命’就是不要離命題。演講和作文一樣,不可以說得天花亂墜、離題萬里。完了。”演講時間前後不到兩分鐘,這就是郁達夫針對寫作和演講提出的“快短命原則”。

“快短命”就是提煉的關鍵詞作為名字,而且這三個字本身組合起來也有意義,給人一種反差感,反而眼前一亮更容易記憶。

其次,給整個模型起名字,當然你可以模仿馬爸爸或者郁達夫一樣直接提煉的關鍵詞組合在一起作為名字,也可以重新起個引人注目的名字,比如:“雷軍七字訣”、“游擊戰24字方針”、“七劍下天山”、“降龍十八掌”等等

注入靈魂

“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迷人!”——林語堂

原則上我們的演講時間當然是越短越好,但如果各種機緣條件需要你講一段時間,我們當然不能像郁達夫大師一樣兩分鐘解決戰鬥,這時候就需要給我們的模型注入靈魂。

1、故事

人類喜歡聽故事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如何把故事講好才是一門學問甚至是藝術,這個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裡有詳細教程,故事是靈魂中的靈魂,我們需要根據我們模型的每一個分支找到契合主題或者關鍵詞的故事段子,讓大家不知不覺的跟著你的觀點思路行進,最終意猶未盡。

2、問題

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難,因為解決問題是技術性的,而提出問題則是革命性的。

提出問題如同設下懸念,會讓聽眾的注意力和思維緊緊跟隨,喬布斯就經常在發佈會利用反問或者設問來引導觀眾,“我們為什麼需要一種革命性的用戶界面呢?”、“我們如何與它互動呢?”......

所以我們要學會在自己的分享和演講中一步一步製造懸念,接著一步一步解決,是不是像極了編劇?沒錯!我們每次的分享、演講甚至溝通都是一次一次的劇情演繹,我們就是這部戲的導演和編劇。

3、幽默

我們都知道近幾年脫口秀平地起高樓,群眾追德雲社像是追愛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發家最容易的方向也是搞笑視頻,崛起的網紅搞笑播主佔據半壁江山,這一切都說明一個問題,人類愛笑喜歡幽默是天性。要想牢牢的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和情感,光靠故事,問題遠遠不夠,加上幽默,靈魂鐵三角方才成型。


如何用“模型”做一次精彩的分享和演講

演講靈魂鐵三角

產生幽默的方式不少,我們記住最經典一種——製造反差意外

也就是,帶著聽眾朝一個方向引導之後,突然反轉;比如:

"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遇見你之後,哇!全黑了。"、

“地理老師問:四大洋分別是哪個?我答: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越想越氣”......

在演講中這種突然的反差意外總能讓大家在歡樂中不知不覺愛上你。

由於模型的整體性和便於記憶的特點,其實你更加不容易因為緊張而遺忘,這本身就給你的分享和演講提供了堅實的成功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更容易超常發揮,solo出無法復刻經典現場。

大家快去按照上面的方法準備自己的模型演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