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衛星 吉利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在汽車圈內提到衛星、太空等字眼,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的SpaceX。不過隨著火箭發射成本的降低,民營企業發射衛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2020年3月3日,吉利集團宣佈台州吉利衛星項目正式啟動,由時空道宇自主設計完成的首發兩顆低軌衛星已通過各項鑑定試驗與測試,預計將於2020年內完成發射,標誌著吉利正式進軍商業衛星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也是國內首家發射衛星的車企。與SpaceX相比,吉利發射衛星的目的是什麼?二者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本期《深度觀察》帶您一探究竟。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做法相同 目的不同

此事一出,不少人將埃隆·馬斯克與李書福相提並論。確實,二者有著相同的“雙重身份”——既是車企巨頭掌門人,又佈局衛星業務。但就發射衛星一方面來說,SpaceX和吉利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目的也不完全相同。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SpaceX由馬斯克於2002年建立,致力於航天製造/太空運輸服務和商業衛星的運營。2015年,馬斯克提出了“星鏈”項目,該項目計劃將約1.2萬顆(後期或增加到4.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最終形成全球全空間的無死角覆蓋,以此來提供高速、高帶寬、低延遲的全球互聯網,並替代傳統光纖的工作模式。可以說馬斯克的“星鏈”是為顛覆傳統運營商而生的。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對於吉利來說,涉足衛星項目的部分原因是佈局自動駕駛領域。自動駕駛可謂兵家必爭之地,但想真正實現卻需要眾多高精尖技術做背書,其中作為自動駕駛中的“基礎設施”,高精定位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目前吉利通過衛星為車輛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務,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同時,當吉利的低軌道衛星佈局形成後,還將提升導航高精度至“釐米級”。總的來看,雖然同樣是發射衛星,但SpaceX的吉利的目的是有區別的。

多年佈局 “C位”出道

從時間節點上看,吉利對涉足衛星領域早已做了充分準備。文章開頭提到的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吉利集團旗下的杭州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擁有其70%的股份,使吉利成為了中國首家自主研發低軌衛星的汽車企業,覆蓋研發、製造、銷售及商業應用等全產業鏈環節。此外,邁捷投資在去年8月份成立了台州星空智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並以2174萬元的價格投得台州灣集聚區一塊麵積達7公頃的土地,用於發展吉利的衛星項目。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在此基礎上,吉利還擁有十分雄厚的技術、人才儲備。吉利官方稱,目前時空道宇的核心團隊人均擁有超過十年的項目經驗,在航天系統工程、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導航定位等領域聚集了國內出色、有影響力的行業專家。此外還有相關人士表示,這些專家或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相關團隊。

吉利全面佈局商業衛星領域

佈局自動駕駛領域

實現轉型的重要一步

2010年,李書福在參加中歐工商峰會上曾發表過《每個人都會擁有無數個星球》的演講,並暢想如何有效利用外太空資源的相關問題,但當時人們並不理解甚至嘲笑他。如今來看,或許是李書福的格局超越了大多數人的認知範圍。很顯然,本次的吉利衛星項目,也不僅僅侷限在自動駕駛領域。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衛星項目是吉利科技轉型的助推器”,吉利內部人士向愛卡汽車表示。確實,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汽車也不再是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在萬物互聯的世界中,未來的交通工具一定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間移動終端。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加大對數字科技領域投入,積極佈局智慧立體出行生態,加快向創新型科技企業轉型。從地面出行到低空出行,從研發車聯網系統、車載芯片,到戰略投資時空道宇佈局低軌衛星,真正實現軟硬件結合,科技賦能未來出行,推動交通變革與發展。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吉利佈局低軌衛星聚焦於高精定位服務和導航增強技術應用,是推動汽車新四化、自動駕駛應用的技術保障,與車聯網及未來智慧城市技術發展密切相關。未來將在汽車自動駕駛、未來出行、無人機運輸、重工機械領域與行業頭部企業開展商業場景應用測試,推動中國商業航天商用化進程。

汽車圈外的佈局

作為自主品牌的“一哥”,吉利汽車近些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需要注意的是,吉利控股集團並不是只有吉利汽車,該集團還投資了多個項目,包括Volocopter、Quanergy Systems、曹操出行等多家公司,涉獵無人機、激光通訊、共享出行等多個領域。這種多元化投資佈局就像現代汽車集團擁有鋼鐵、造船、汽車等多項業務一樣,所以吉利涉足衛星領域還有可能是一種投資行為。

布局卫星 吉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為何投資衛星?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發射衛星總量超過300顆,在軌業務運行的衛星數量達到2100顆,增長超過20%,衛星產業總收入增長至2774億美元。此外,摩根士丹利研究中心更是預測: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將產生超過1萬億美元的收入。把衛星看做下一個市場風口並不為過,正在向科技轉型的吉利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機會。

寫在最後:無論是科技轉型,還是商業投資,吉利的衛星項目都會對旗下產品起到推進作用,站在車企的角度來看,吉利也做到了“再下一城”。筆者認為,伴隨著國家對航天業政策的逐步開放,航天科技正從技術專屬向引領社會科技發展轉變,相信日後會有更多汽車企業加入到這一行列中。

精彩內容回顧:

吉利衛星項目落戶台州 這次不僅是上天

強強聯合 吉利/沃爾沃擬整合組全球集團

吉利2019年銷量136萬輛 2020劍指141萬

科技轉型/商業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