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局長鎮長現場帶貨為企業代言

東莞局長鎮長現場帶貨為企業代言

東莞局長鎮長現場帶貨為企業代言

“大朗大朗,大氣爽朗。我們大朗鎮是毛紡織名城,我為大朗代言,全國寶寶們趕緊點關注。”3月13日,拼多多女裝-大朗毛織產業帶專場直播中,東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朝東、大朗鎮副鎮長曾悅快閃進直播間,喊全國“寶寶們”(用戶)買大朗毛衣,為當地企業代言。直播期間,吸引36萬人次觀看,2小時內賣出2.7萬件毛衣。

復工潮到來後,連接生產端和消費端的電商平臺繼助農之後,藉助“宅經濟”的影響力,利用直播、網紅帶貨等方式,幫急於打通銷售渠道的產業帶商家們賣貨,趕上恢復性消費浪潮。

大朗毛織產業帶是南都走訪廣東特色產業帶的首站。為助力產業及企業復工復產,培育、壯大宅經濟,南都發起走訪廣東特色產業帶活動,並聯合拼多多,邀請各地官員上直播間,通過創新展銷、C2M直購等方式,有效釋放被抑制、凍結消費的需求,打通供需鏈條,為產業帶商家帶貨。

鎮長變網紅帶貨主播

喊“寶寶們”下單

疫情期間,早已不是新鮮事物的電商直播成為商家與消費者溝通的主要渠道,短期內實現大爆發。更加引人關注的是,電商平臺藉助“宅經濟”的影響力助農、幫產業帶企業去庫存期間,各地主官湧入直播間,變身網紅主播,為農戶、商家吆喝著賣貨,並熟練地與“寶寶們”互動,也是今年直播帶貨的一大亮點。

“我們介紹完9元的爆款螺紋打底衫後,鎮長就來了。”當天下午3點,兩位主咖尚未登場,早有網友們搬好小板凳等待。部分網友趁機向鎮長髮問,求介紹大朗毛織的特色和優勢。

據瞭解,全球每6件毛衣,就有1件來自大朗。這座98平方公里的產業鎮上,聚集了超過1萬家毛織企業,年產8億件毛衣,是國內外知名的毛織產業集群。南都記者現場看到,科普式介紹之後,主官們開始活躍氣氛,並抽獎為網友送福利。“我們的毛衣大氣爽朗,不僅能滿足國內外需求,而且極具性價比。”

南都記者注意到,直播間的一側放著兩排毛衣,商家專門為此次直播準備了新款,價格從9元、19.9元到59.9元不等,主打性價比。其中,限量1000件的9元秒殺黑色螺紋毛衣,不到1秒便被搶購一空。

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3月以來,女性服飾鞋帽的訂單量較去年同比增長156%,購置新裝、靚麗復工,已經成為全國女性的普遍需求。據拼多多相關負責人李鼎介紹,拼多多希望聯合各地政府和優勢產業集群,打造覆蓋近6億人群的線上大型展銷活動,幫助企業在復工復產時期進行產銷模式與結構升級,精準鎖定自己的目標用戶。

對於東莞未來將如何與電商平臺開展合作,東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朝東表示,下一步,與電商平臺合作的重點之一是打造“東莞製造”這個電商區域品牌,在電商平臺上開設“東莞製造”專區,如開設大朗毛織專區,集中推廣優勢產品。“要為我們東莞的企業爭取到更多的平臺資源。”

據瞭解,此次共有超過2000家大朗毛織企業參與了本次展銷會,126家頭部企業開設了專門的直播展廳。為爭搶更多用戶的注意力,各家企業科普毛衣知識、揭秘毛衣品牌“內幕”,或設計遊戲等。

依靠線上渠道早復工

直播成產業帶商家抗疫利器

截至下午4點,大朗鎮副鎮長曾悅的直播展廳吸引36萬人次觀看,在當天大朗的直播排位賽中位列第3。同時期,瀏覽人數最高的展廳,已經接待了420萬人次的消費者。下午2時至4時,在其直播展廳內,參加此次活動的商家2小時內便售出了2.7萬件毛衣。

這也引起了現場觀看鎮長直播商家的注意。“春節後,線下實體店不開門,我讓兩個客服趕緊開始直播,就在倉庫,很簡陋,邊學邊播。原本計劃是4、5月份再上直播,現在只能提前。”直播現場,音自服裝有限公司老闆劉克波告訴南都記者,直播一定是重點,這也是疫情帶給他的最大啟示。

劉克波很慶幸,他在2018年就將經營重點轉移到線上。他說,當時是為了掌握渠道源頭,在拼多多等三家電商平臺開設店鋪,瞄準四六線城市18-25歲的年輕女孩,款式多時尚的網紅風,每週上新。再加上價格多為19.9元左右,去年銷量達70多萬件。今年2月10日就開始發貨,至今已賣出6萬多件,工廠運轉正常。

更早開網店的朱凱宇則受疫情影響不大。他向南都記者表示,2016年,其開設兩家拼多多網店,客戶以四六線城市女性為主,客單價分別為30元、60元。工廠早已復工,除了原材料有所波動,日訂單量較為穩定。

現場,多名大朗毛紡織產業帶商家認為,對於服裝行業,銷售的可持續性最為重要。有了線上渠道,至少可以提升抵抗風險的能力。但是,要有專業的電商運營人才。“疫情有一定衝擊,線上有訂單,最起碼不為房租發愁。”

“在3月舉辦1~2場線上直播培訓以及4場電商平臺直播活動,為企業開通平臺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在疫情下快速通過互聯網開拓市場,儘快迴歸快車道。”曾悅告訴南都記者,疫情之下,企業積極自救,很多企業通過運營微信粉絲群、建立社交媒體、打造企業IP品牌、培育主播,為新一輪紅利做好準備,同時利用成熟的電商平臺開拓營銷渠道。

據瞭解,2019年,大朗鎮共有電商企業6698家,其中毛織電商企業4054家。全年全鎮電商銷售額159.92億元,同比增長9.53%,其中毛織類電商銷售額88.3億元,同比增長7.62%;全鎮跨境電子商務銷售額12.4億元,其中毛織類跨境銷售額6.07億元,佔比約為50%。

大朗與電商平臺合作

打造線上區域品牌

疫情就像是放大器,放大了線上渠道的優勢。大朗鎮電子商務協會負責新媒體運營的小月年後集中接到不少商家諮詢,大多想在銷售渠道上尋找突破,或是快速學會直播。

“過去,他們可能是等客戶到店鋪拿貨,拿完就走,或者按訂單生產。現在不行了,疫情讓不少商家加大了轉型線上的決心。之前不懂直播、電商的人,也準備入局。”直播現場,負責新媒體運營的小月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臨時將她從杭州叫回來,負責在電商平臺上線直播,幫周邊商戶們賣貨。

曾悅表示,大朗毛織產業帶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他們原來只負責生產,也即接單、生產、銷售。現在則轉變為設計、銷售、生產,先銷售後生產,比如預售,要求企業要快速反應。“為什麼中小型企業會問現在做電商是否來得及?實際上,他們只有生產能力,但沒有市場端,以及設計端。”

他認為,中小型企業如果從生產轉向銷售,按照傳統方式鋪品牌、渠道,成本過高。但是,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合作,成本就比較低。未來,整合線上產業帶資源,與電商平臺深入合作,打造大朗毛織的線上區域品牌將是一大重點。

值得關注的是,除大朗毛紡織產業帶之外,東莞女裝、3C數碼電子等特色產業帶,也深受電商平臺喜歡。對此,東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朝東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稱,恢復性消費到來,對以輕工業產品為主的東莞來說是一次機會。接下來,東莞將在“一鎮一品”的基礎上,運用目前比較流行的電商營銷手段,更多鎮長將走進直播間,通過線上互動來吸引消費者,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採寫:南都記者 黃培

統籌:甄芹

攝影:南都記者 張嘉培

鎮長觀點

疫情加速大朗搭建線上毛織展銷平臺

3月13日下午直播結束後,大朗鎮副鎮長曾悅接受南都記者採訪,他介紹,受疫情影響,大朗毛織的產銷情況面臨較大壓力。例如內銷企業訂單有所減少、外銷企業生產力有所下降,整個產業集群延遲開工等。在他看來,經歷這次疫情,大方向並未改變。圍繞“建設10平方公里現代毛織商貿城”這條線,通過做優產能、做大市場、做強載體、線上賦能、人才引進等措施的全方位推進,提升大朗毛織的核心競爭力。

但在細節上,大朗將更加重視電商直播、社區裂變等營銷手段。未來,政府會進一步加大與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在市場拓展、線上賦能、人才培育、載體打造等方面的合作,做大毛織產業,還會搭建線上展銷會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平臺。

此外,對於中小型企業呼聲較高的直播,大朗將幫企業儘快掌握“直播+電商+社交”新型社交模式,更好地利用成熟電商平臺復工復產,提升自身的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