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拖延,我們最大的誤解,不是懶惰的問題

01、拖延問題,不是你一個人在戰鬥、它是每一個人永遠在解決的終極問題。

拖延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是它被誤解了,人們普遍認為某人拖延是因為:懶惰造成的。

實際上,這並不是事情的真相。

懶惰並不是我們的天生特徵,小孩們就不存在“懶惰”的概念,一些自稱懶惰的人也並不是在一切生活中都懶惰。

而且當這些人真遇到“deadline(截止日期)是第一生產力”時,拖延的情況也就不存在了。

實際上,我們拖延是因為兩個原因:

1、對要做什麼沒有明確的想法。

2、缺乏這樣做的理由。


02、懶惰和性格特徵無關,我們可以用兩個簡單的問題來重新構建拖延的原因:

1、我該怎麼辦?(具體且詳細。)

2、為什麼我需要這樣做?(再次,具體且詳細)

克服拖延其實很簡單:

當我們為完成某件事而苦苦掙扎時

弄清楚這兩點,儘量闡明我們的原因

如果你沒有答案,或者對這兩點不清醒

你的動力也就沒辦法再生

要知道你的行動力很脆弱,有時候猛轉活力,有時就是提不起興致,動機就是會:再生-消失-重複再生。

最好的方法通過理清楚、想通了、才能幹起來。


對於拖延,我們最大的誤解,不是懶惰的問題


03、拖延是你的大腦進行的干預

想一想我們還是史前人類的時代

每天都是生死考驗

這要求大腦對能量的管控及其嚴格

以避免我們生存所不需要的任何事物上浪費能量

拖延不是懶惰或任何負面特徵的標誌,你沒有動力,這反映了其實你大腦在叛逆,大腦的指示燈已經在提醒我們,不要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再浪費時間了,它在提醒你們中的某些人可能想要一個更大的目標,一個新的不同方向了。

04、當你發現自己拖延時,將其作為重新評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機會。

拖延症的好處在於

它迫使我們退後一步,問一些大問題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真的要這麼做嗎?

我到底在做什麼?

我們發現,自己在努力做任何事情時,真正想要的背後答案是,一個必要的目的感。

這意味著,你需要停下來,花必要的時間重新評估你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將當前任務與我們的長期目標和抱負聯繫起來。

當然,在你樹立“有意義感的追求”後,你可能仍然有時因為混亂,邊界不清的問題變得會拖延。

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知道,即便有了長遠抱負,解決拖延問題,仍然不是一勞永逸的。

因為一些真正的值得做的、有價值的事情都是長期主義。

很多多人所堅持的計劃,往往時間週期會長,跨度都較大。因此你的抱負、意義感也會在時間的長河中往返變化,時常會在清晰中變模糊、在模糊中變的清晰起來。

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時常做一些可以減輕我們在當下壓力挑戰感的活動,我在我的課程的第六期中推薦了4中放鬆的中性活動

中性活動,讓你把拖延當成一次恢復治癒的過程,恢復你的清晰焦點,為下一次工作任務儲備良好的精神條件和生理條件,你清晰的努力動機會自然浮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