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縣梘頭鎮:多措並舉打贏脫貧攻堅戰

紅網時刻永州3月15日訊(通訊員 曾昭友)脫貧攻堅,使命在肩。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新田縣已通過評估驗收完成摘帽。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凝聚著扶貧戰線廣大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新田梘頭鎮在扶貧工作中注重突出“實”字,採取“123”模式,即組建一支專業扶貧隊伍,建立“扶貧項目庫、臺賬資料庫”兩個“資源庫”,“項目設計預算評審、村級四議兩公開、搖號確定施工隊”三步走,逐一分析梳理出貧困戶具體致貧原因,對症下藥,精準發力,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助力貧困戶逐步走上富裕路。

組建一支專業扶貧隊伍。新田縣抽調精幹力量組建了27個駐村幫扶工作隊進駐梘頭鎮,安排653名幹部職工結對幫扶,確保脫貧攻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梘頭鎮堅持抓黨建促脫貧,加強村幹部管理,嚴格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選派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農村黨員致富能手遠赴浙江發達地區學習經驗,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戰鬥堡壘作用,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隊”。梘頭鎮還多次組織扶貧幹部開展扶貧專業培訓,搭建了學習交流平臺,建立了扶貧業務學習微信交流群,組織扶貧幹部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工作水平。

建立“扶貧產業庫、臺賬資料庫”兩個“資源庫”。梘頭鎮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根據大觀嶺山區乾旱缺水的實際情況,發展以青蒿、顛茄、鉤藤、牛大力為主的耐旱中藥材種植,規模達1.8萬畝;依託龍家大院古村落、大觀古堡、云溪歐家美麗鄉村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打造農旅融合產業園;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著力打造十字富硒蔬菜產業園。目前已經形成產出效應,實現了一大批貧困人口增收。從2018年7月開始,梘頭鎮建立和堅持“工作周清單制”,科學合理安排部署工作,實行“一週一通報、一月一彙總、一季一兌現”,壓實責任,獎優罰劣,每季將獎懲兌現到村到人,充分調動相關責任人員工作積極性,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項目設計預算評審、村級四議兩公開、搖號確定施工隊”三步走。梘頭鎮在扶貧工作中創造性地實施了扶貧“微項目”建設三步走模式,“項目設計預算評審”提高了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扶貧資金用在實處。“四議”即所有村級重大事項都必須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按照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兩公開”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搖號確定施工隊”通過公開搖號的方式確定項目施工單位,從源頭上防止串標、違標現象,有效促進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標環節的公開、公平、公正。三年來,梘頭鎮共投入2500餘萬元,實施267個100萬元以下的扶貧“微項目”,全部按照三步走模式規範建設,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實現了項目零信訪,全鎮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脫貧基礎進一步夯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