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隱身轟炸機登陸歐洲,單價超20億美元,退役前發揮餘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近日美軍駐歐洲司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美國已向歐洲調動B-2戰略隱形轟炸機,雖未透露具體數量,但據說這些B-2將在歐洲司令部責任區的“各種”軍事設施上行動,一方面為該款戰略轟炸機機組人員熟悉歐洲戰區提供機會;另一方面也顯示了美國對盟國和夥伴的支持。而上一次B-2登陸歐洲,據說還是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時候,當時俄羅斯和北約正處於冷戰結束後關係最緊張的時期。

全球頂尖隱身轟炸機登陸歐洲,單價超20億美元,退役前發揮餘熱

那話說回來,美國B-2這次登陸歐洲(葡萄牙空軍基地)又是為了什麼呢?按照常理來分析,因為前不久在北約-挪威軍事演習開始前夕,俄空天軍曾出動2架圖-142大型反潛機完成了對巴倫支、挪威、北海和大西洋的中立水域的飛行,所以當時的北約空軍為了應對這種“挑釁”甚至還派出了F-35隱身戰鬥機來跟蹤監視,因此這次美國B-2登陸歐洲,意思無非就是來而不往非禮也,北約也希望給俄羅斯一個下馬威。

全球頂尖隱身轟炸機登陸歐洲,單價超20億美元,退役前發揮餘熱

不過,以上道理雖講得通,但由於B-2執行一次飛行任務的耗費也大的驚人,因此理論上美國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向歐洲調動B-2,那它來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從美軍去年在國會上的發言就不難看出,他們打算在未來10年內淘汰所有B-1B和B-2戰略轟炸機,繼而用B-21新型隱形戰略轟炸機來取代它們。也正因為如此,這款造價超過20億美元(摺合約138億人民幣)的裝備再不發揮一點餘熱,恐怕真就要當作廢鐵來處理了。

全球頂尖隱身轟炸機登陸歐洲,單價超20億美元,退役前發揮餘熱

綜上,此次美軍B-2戰略隱形轟炸機登陸歐洲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發揮餘熱,多為B-21的研製積累一些關鍵數據,而這些數據自然需要在“激烈”的對抗中才能獲得。

比如,美軍B-2在歐洲“各種”區域內飛行,嘗試是否能被俄軍防空雷達捕獲,這對於B-21的研製來說非常重要。客觀上說,B-2雖是全球首款隱形戰略轟炸機,但之前在美空眼裡也不過是一款“昂貴的玩具”,用得少,保養多,類似於“盆景”裝備。

全球頂尖隱身轟炸機登陸歐洲,單價超20億美元,退役前發揮餘熱

這裡以B-1B為例,據美國空軍透露,當下現役中的62架B-1B實際上只有6架可以正常使用。由此可看出,保養極其複雜的20架B-2面臨情況恐怕比B-1B要惡劣的多。

舉個例子,目前B-2生產線不僅已經關閉,而且為它提供配件以及售後服務的4000多家供應商,其中90%都已經倒閉或將生產線改為它用。再說,B-2飛行一小時的保養時間為132小時。也就是說,它每飛行一小時,就需要花近6天時間來維護。

全球頂尖隱身轟炸機登陸歐洲,單價超20億美元,退役前發揮餘熱

不僅需要重新修整吸波塗層,而且還要經常更換配件。藉此就可以看出,服役已經超過22年,且技術落後的B-2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美國空軍的一個巨大負擔,現在不拿出來“溜達”一下,難不成還真要在基地中當盆景來看?

更何況自B-2誕生以來,總共才執行過兩次實戰任務(南聯盟和伊拉克),而且面對的都是一些沒有完整防空體系的國家,它到底能不能突破大國防空體系,還真應該試一試,否則B-21項目未來也極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