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前,父母給孩子立下這4個"家規",孩子會受用終生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這麼小沒必要給他立這麼多規矩,要讓孩子自由快樂地生長,孩子想幹什麼就讓他去幹,最後我幫他解決麻煩就行了,如果你這麼想,那你就大錯特錯。

年齡小的孩子,意識不健全,對於很多事情沒有判斷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對還是錯。如果不及時訂立規矩,給他規定行為的邊界,幫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孩子就容易一步步變得無法無天,沒有一點規矩,最後成為人人都討厭的孩子。

12歲前,父母給孩子立下這4個

最可怕的是,等到你覺得孩子已經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卻發現已經無法再管了。

所以在孩子12歲之前,我們就應有計劃的為他們定製家規了,因為這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接下來,我們一起看最適合孩子的"四條家規"。

1、 接人待物方面

見到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面道歉。

許多孩子甚至成年人,不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產生社交壓力,原因就在於幼年時,未能完成接人待物的基本禮節課程。導致了孩子在社交場合緊張侷促,不善與人相處,獲得幫助時不懂感謝,冒犯了別人,也不知如何處理。

12歲前,父母給孩子立下這4個

有了這條家規,我們就讓我們克服社交恐懼,變得自信起來。

2、 教養方面

在公共場合說話音量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做事不能隨心所欲,從小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莫過於教養。要教育孩子養成日常良好的習慣,這必須要有細節上的技巧,才能夠做到。這條家規,也可以將"熊孩子"扼殺在萌芽狀態。

12歲前,父母給孩子立下這4個

3誠實

誠實是最優良的品格,決不允許撒謊騙人。失去朋友、失去家人的信任會讓你後悔一生。

真誠,是培養親情的溫床。親人之間不論是非,更不可爭強鬥勝,唯有相互敞開心扉,才是築穩親情根基的不二法門。

4、拾金不昧

撿到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已有,拾金不昧是最寶貴的品質之一。對於那些不明物品,千萬不要撿拾。

我們愛孩子,但不溺愛。我們給孩子探索的自由,也制定明確的規則界定他們的行為,這樣的小樹苗才不會長歪掉。每一個規則的制定和遵守,都有愛和鼓勵作為支撐以內化為自律,而不是強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