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平臺“接二連三”

閉館不閉展,“雲”上看展覽。孔子博物館通過數字化的展覽平臺,館藏文物以高清圖片、360度環拍、虛擬動畫和三維模型等形式在官方網站和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宅”在家中想要領略儒家文化和孔子的魅力,掏出手機、平板,動動手指就能輕鬆實現。

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接二连三”

孔子博物館正式開館 (馮磊 攝)

“把展品搬到網上,能方便遊客隨時隨地觀展。”3月10日,曲阜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韓鳳舉直言,孔子博物館的啟用,改變了孔府文物的“命運”。

曾幾何時,70餘萬件孔府文物只能被深藏閨中,其中蘊含的文化深意也被束諸高閣。去年9月孔子博物館正式投入使用後,不僅館藏文物得以與公眾見面,各種人才、技術、超前的運作理念等資源要素也快速彙集,社教體驗、網絡直播、志願講解等運營新模式給儒家文化帶來充滿朝氣的時代面孔。

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接二连三”

濟寧市美術館 (範東偉 攝)

濟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發源地。濟寧搶抓曲阜文化示範區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大機遇,深挖文化“富礦”,組織實施一批先導性、基礎性的重大文旅項目。

經過前期規劃和建設,這些項目於去年密集投入使用,成為展現儒家文化魅力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教育部和山東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成為與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孔子文化節、世界儒學大會等重大文化活動齊名的國際儒學研究交流平臺;濟寧市文化中心群眾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和藝術館,以及濟寧大劇院、雜技城等重要文化設施落成,成為居民文化生活的好去處;孔子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尼山聖境景區、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功能不斷完善提升,成為傳統文化愛好者青睞的“新三孔”。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配套提升工程二期,17個重點項目掛圖作戰、紮實推進,尼山會堂、尼山賓舍等項目將於今年完工。

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接二连三”

濟寧市文化中心 (李暉 呂光社 攝)

重點文化項目的價值,在於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搭起開放式的“舞臺”,也是融入時代的接口。尼山聖境項目藉助孔子誕生地優勢,積極策劃公共文化活動,不僅成為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舉辦地,還憑藉“夜遊尼山”“研學聖境”等品牌,成了全國文化旅遊的新標杆。

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接二连三”

行走在今天的尼山聖境,不僅經典誦讀常繞耳畔、筆墨紙硯常伴客身,還隨處可以看到穿著印有《論語》名句服裝、拿著Q版孔子玩偶的遊客,遊客普遍覺得“孔子”離自己更近了,儒學經典更容易懂了,蘊含的為人處事準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言行。

同樣在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臨淵撫琴,烹茶煮雨……2019年8月16日,第十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觀摩營活動在體驗基地舉辦,來自102個國家的參賽者不僅瞬間被亭臺樓閣、流觴曲水的精緻景觀所吸引,穿插其中的古琴、茶藝、拓片等極具“中國風”的文化體驗項目更是讓他們忍不住地動起手來,穿越到那個古風雅韻的年代,對“‘Confucius says’”(“孔子曰”)多了幾分理解。

近年來,濟寧大力實施文旅突破戰略,建設了包括中國教師博物館、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在內的一批先導性、基礎性重大文旅項目,創新創意、研學遊等文化呈現形式日趨多元。建成全國第一家以政德為主題的幹部教育基地,並被中組部列入省(部)級黨性教育基地,已承接全國各類班次1410期,培訓學員7.8萬餘人。目前正在規劃建設幹部政德學院新院區。

濟寧既重視重大文化項目的帶動作用,又注重群眾身邊的文化項目,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涵養文明鄉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全市鎮街實現全覆蓋,成立志願服務總隊及16支專業隊伍,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分中心156個、實踐站348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實踐站成為群眾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倡樹鄉村新風的文明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