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區“清零”!援鄂醫療隊入駐武漢“滿月”,這個重症病區迎來“收官之日”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孫韻

“武漢的小樹發芽了,武漢的櫻花也開了,春天,已經來了!這是一座充滿愛的城市,雖然,我們只是短暫地停留,她的溫度,她的包容,她的內涵,使我們為之著迷,為之傾心。讓我們把愛延續,在感動的包圍下繼續戰鬥,勝利的號角,即將吹響。”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一聲聲的感謝,一次次的鞠躬,一個個豎起的大拇指,3月14日上午,在武漢市協和醫院腫瘤中心,15名治癒出院的患者與援鄂醫療隊的隊員深情擁抱,依依惜別。這是醫療隊入駐武漢的“滿月”之日,也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區“清零”之日,至此,浙大一院援鄂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病區共收治72名患者,其中64名患者順利出院,8名患者也病情好轉,轉入其他定點醫院進行治療,這個重症病區圓滿完成了它的使命。

最後一位危重症患者“脫離險情”

“醫生,麻煩你和我兒子視頻一下,讓他也高興高興!”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重症病房,68歲的武漢患者對著浙大一院重症監護室主任醫師章渭方“撒嬌”。接通視頻後,章渭方向患者家屬耐心解釋了病人病況,“您父親已經從危重症轉為重症了。”手機那頭,家屬們一片歡騰。這位201床的患者,是浙大一院接管病區最後一個摘掉危重症“帽子”的新冠肺炎患者。

病区“清零”!援鄂医疗队入驻武汉“满月”,这个重症病区迎来“收官之日”

“太難了,才顯出‘浙一人’的擔當。”當天同在病區查房的浙大一院院長黃河說,以章渭方為代表的病區醫護人員,把“浙一經驗”帶到了武漢。浙大一院作為浙江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和危重症的集中收治點,為武漢病區制定了及早干預、個體化的分析和治療,加強整體的醫療和護理,強化心理干預等管理方案。

被醫療隊稱為“團寵”的201床患者剛入院的時候,氧飽和度只有78,病情危急,按照常規方案需要馬上進行氣管插管,但是插管對這個患者可能有難以逆轉的發展,章渭方和同事們開展緊急會診,“患者的意識還比較清醒。”他頂住壓力,堅持用儲氧袋面罩供氧,穩住了患者的病情。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瞬息萬變,醫療隊每天早晚兩次會診都要討論 。

201床的診療方案,章渭方的腦海裡經常像放電影一樣,回顧這個患者的病例資料。連續20多天的盯守,逐漸好轉的201床病人也“賴”上了章渭方,每次見面都拉住他,請他一起用視頻給家裡人報平安。

“大伯,身體好轉了也不能吃太多。我一轉身,你早飯就吃了三樣。”查房的護士長羊煒霞親切地叮囑201床的大伯。疫情的陰霾也被漸漸掃去,紫色的勿忘我,被分到了即將出院的患者手中,好幾位老人鞠躬致謝。黃河院長扶起患者,感動地說:“祝大家身體健康。”

“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發展成黨員”

剛剛出院的231床奶奶出院時指著護士的黨徽,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她說:“你們每一個醫生護士都太好了,每一個人都應該發展成黨員,你們都是黨的好同志。”誰也想不到眼前這位精神煥發,笑得眯成一條縫的奶奶在進醫院時還是一位心力衰竭,四肢無力,需要抱著上床的危重症患者。浙大一院援武漢醫療隊對危重患者早晚討論,精準救治,每天上午在病房討論一次,晚上通過釘釘會議再次進行討論,嚴密觀察病情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231床奶奶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如今已經行走自如,可以順利出院了。

“捨不得我們,她放聲哭了”

重症病房C區的王奶奶和她的老伴今天可以出院了,收治入院時,為了方便照顧,浙大一院醫療隊成員特地將他們安排在了雙人間,每次去護理,阿姨總是要說上好幾個感謝,浙大一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舒巧燕這段時間一直精心護理著王奶奶和她的老伴,在她日記裡也記錄著和王奶奶相處的點滴。

“阿姨說之前因為缺少醫護人員,他們一直被隔離在酒店,讓她感到恐慌甚至想到過死亡,直到我們來了,才得以入院治療,感覺整個世界都充滿了陽光,她說對我們是感恩的,昨天當我通知他們可以離開病房的時候,阿姨卻放聲哭了,她告訴我她不是激動可以回家了,而是非常捨不得我們,二十幾天的相處,小到吃喝拉撒端茶遞水,補給生活物資,我們醫療隊都是事事鉅細,面面俱到,雖然身處醫院,卻讓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她很感動。”

——浙大一院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舒巧燕

病区“清零”!援鄂医疗队入驻武汉“满月”,这个重症病区迎来“收官之日”

精細管理,個體化救治,將“浙一經驗”帶到前線

每晚的疑難病例討論,每天的臨床方案執行,每週的前後方遠程會診,“浙一速度”和“浙一經驗”在前線颳起一陣旋風,前線病人的零死亡,醫護的零感染,黃河院長用制度踐行承諾,用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救治經驗填補空白,承擔起了國家隊的擔當和責任。

黃河院長十分重視隊伍的科學管理和規章制度的建立。在抵達武漢後,黃院長第一時間按照浙大一院診治經驗建立完善的新冠診療醫療流程,同時建立每天晚上7點半的員工骨幹例會制度和每天晚上8點半的醫療專家組例會制度,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全面討論,包括重症病人的診治,輕症病人的管理,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不漏一人。

病区“清零”!援鄂医疗队入驻武汉“满月”,这个重症病区迎来“收官之日”

黃河院長不僅在醫療救治方面下足苦功,更鼓勵臨床醫生加強臨床研究,儘快拿出立得住的科研成果,形成疫情防控的核心生產力,用先進的科學方法和技術徹底地根治疾病。一批批浙一人集中精銳,日夜攻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控中。

闖過一道道難關,啃下一塊塊硬骨頭,在馳援武漢期間,浙大一院醫療團隊憑藉強有力的經驗和實力,針對重症、危重症患者分級診療、精準施治,極大地提高了這些患者的治癒率。

驚蟄已過,翹盼春分。疫情終將結束,曙光即將到來。再漫長的黑夜也阻擋不了黎明的曙光;再猛烈的風雨也遮擋不了燦爛的陽光;再嚴重的疫情也壓垮不了中華的兒女。被新冠病毒肺炎陰霾遮蔽的武漢天空,天快要亮了。春來了,幸福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