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太不尋常,馬雲點燃了一個更大的江湖


2020太不尋常,馬雲點燃了一個更大的江湖

(一)

2019年,馬雲生命中很不尋常的一年。

杭州,9月10日,教師節,馬雲的55歲生日,也是阿里巴巴成立20週年。杭州城最大的一次Party上,馬雲這樣說:

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不等於我退休,我是不會停下來的,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夢想中的一個而已。世界這麼好,機會那麼多,我這麼愛熱鬧,哪裡捨得這麼年輕就退休離場。咱們換個江湖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但新的江湖在哪裡?

2020年,馬雲人生中更不尋常的一年。

武漢,2月27日,武漢市第十三醫院,援鄂醫療隊的2475位醫護人員,驚喜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下午茶。

他們打開,裡面有奶茶、有雞翅,還附有一張白色的卡片:醫之大者,亦士亦俠!

落款:“馬雲敬上”。旁邊,還蓋有馬雲的篆印。

2020太不尋常,馬雲點燃了一個更大的江湖

收到下午茶的,是俠;送下午茶的,更有俠客的情結。

真正的俠肝義膽者,往往都能挺身而出。

很多人津津樂道於一件往事:上個世紀末,杭州某電視臺舉行一次活動,組織幾個大漢深夜去街上偷井蓋,以測試路人是否會出手阻止。測試多人都無人出手,唯有瘦弱的馬雲上前喝止。

雖然手中無劍,但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然,俠客都不是莽漢。很多人回看視頻就注意到,在出手之前,馬雲蹬著那輛破自行車,來回尋找警察與路人幫助,無果,方才硬著頭皮喝止。喝止時依然腳踩車蹬,隨時準備逃走。

這才是真實的俠,敢作敢當,但不莽撞。

正因為這份俠客情結,才有了阿里,有了風清揚。

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2003年,非典爆發,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線下無法做生意,逼得許多外國人只能選擇網絡交易。

生態變了,不少企業面臨生存危機,但馬雲的視角則完全不同。他曾說:“非典時期,誰都不應該想到,這是一個機會,而應該想到,大家碰到什麼麻煩,我們能夠怎麼幫助到大家。”

嗯,先幫人再賺錢。用馬雲的話說,“所以真正的企業家、不是利用社會問題去賺錢,真正的企業家是通過解決社會問題。”

當年5月10日,淘寶橫空出世。打開頁面,醒目地寫著:“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

但不管馬雲是馬董事長,還是馬老師,也不管已經是多麼有名有錢,愛俠客,愛當俠客,一如往常,這就是馬雲。

2005年,為弘揚見義勇為,阿里設立“感動阿里”大獎。徒手接住墜樓女童而手臂粉碎性骨折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就是這一獎項的獲得者。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發,第二天,淘寶網商就發起網絡籌款。阿里的志願者,更是一路奔襲到青川運送物資,其中一個團隊留了下來,一留就是10年……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作為“阿里一號誌願者”的馬雲,並不是獨來獨往的大俠。馬雲身後,是整個阿里精神血液裡的“有情有義”、“此時此刻非我莫屬”,當然,不能不提的,還有數字經濟時代,馬雲的領導力和號召力。

2017年9月8日,阿里巴巴年會上,馬雲對阿里人提出要求,未來必須要有“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

為什麼?因為只有“考慮這個國家,考慮這個社會,考慮世界的擔當,阿里才會贏得尊重”。

公益,在全世界做公益,也成了馬雲點燃的另一個江湖。

以前他就是這個江湖裡的俠士,但現在,是一個更大的江湖,一個更有抱負的俠客。

2020太不尋常,馬雲點燃了一個更大的江湖

(二)

但這個新年,馬雲應該過得也是比較焦慮的。

疫情改變了整個中國,也改變了他既定的很多行程,但卻讓他的公益事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他不僅僅為心目中的俠客們送去了奶茶,還送去了很多最急需的防護物資。

1月24日,除夕,武漢告急,當江蘇等地的醫療隊緊急向武漢集結的時候,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寶公益平臺,也發起了“武漢加油”公益項目。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阿里開始了馳援武漢行動,設立10億人民幣的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

阿里太大了,僅羅列一下基金吧:

一個月內,馬雲公益基金會出資1億元科研基金,支持了鍾南山醫學基金會等5家國內外頂級科研院所,抓緊研發冠狀病毒疫苗;

在一個多月時間裡,來自馬雲公益基金會的醫療物資、生活物資、科研基金源源不斷湧向湖北和其它疫區。

2月26日,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日宣佈,以基金會和籃網隊聯合的名義,捐贈2500萬元人民幣。

在疫情最為焦灼的時期,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設立“湖畔魔豆抗疫項目專項資金”,用於解決緊急階段相關醫護人員及家屬的餐飲和生活保障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阿里公益累計捐贈及送達物資(已發貨、已到達)達到:

口罩512.5408萬隻、

防護服26.5474萬件、

隔離衣24.426萬件、

隔離鞋套6.407萬隻、

4075臺脈搏血氧儀、

500臺紫外消毒車、

697臺呼吸機、

8臺核酸提取儀、

手套226.925萬副、

護目鏡69893副、

消毒用品46.85噸、

洗手液24250瓶、

食品237.28噸、

蛋白棒10萬隻、

水果超184.378噸、

日用品52.66噸、

愛心餐123982份等。

每一個數字後面,是馬雲,是他的團隊的辛苦和愛心。

其中,還有不少跨越國界的感人故事。

武漢保衛戰之初,最缺的就是防護物資。日本官方明確表示,將舉全國之力幫助中國。2月7日,日本宣佈,再向中國捐贈10萬套醫用防護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筆捐贈,還是在馬雲牽線搭橋下促成的。

此前,為籌集防護物資,馬雲聯絡到日本友人二階俊博,希望幫助尋找防護服,由阿里來採購。

二階俊博是誰,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找。這位日本知名友人牽頭,很快從日本找到12.42萬套防護服,並表示願意無償捐贈給中國。最終,雙方決定,10萬套由日方捐贈,2.42萬套由阿里巴巴集團採購。這批急需的防護服,後被送往了國內的20多家醫院。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裡也有阿里的一分貢獻。

但讓馬雲可能也沒料到的是,日本的防護物資運到中國不久,病毒開始在日本、韓國等地肆虐,日韓也開始極缺這些物資了。

俠客之道,恩怨分明,滴水之恩,更當湧泉報之。

馬雲迅速出手,通過各種渠道,3月2日至6日期間,向日本、韓國、伊朗各捐出了100萬隻口罩。

贈送日本的口罩,第一時間轉交給了二階俊博,通過他轉交相關急需部門。在運往日本的中國包裝箱上,則貼著八個字:“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在微博上,馬雲這樣寫道:

這次的困難,也許比我們想象的要艱鉅很多,但是也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什麼應該放棄,什麼值得珍重,什麼值得永遠銘記……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相信一切都會盡快好起來!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青山一道,共擔風雨。

疫情是一場悲劇,但悲劇中也有一段佳話。

2020太不尋常,馬雲點燃了一個更大的江湖

2020太不尋常,馬雲點燃了一個更大的江湖

(三)

去年,馬雲告別馬董事長的頭銜時,很多人還感慨:馬雲那麼年輕,怎麼就退休了。

錯了,完全感嘆錯了。

那麼愛熱鬧的人,捨得離開紅塵嗎?

退掉的只是繁雜事務的一個職務;沒退的,是那顆不老的心,而且是當一顆俠士的心。

2000年,馬雲見到了心目中的大俠——金庸。他曾這樣談到金庸先生對自己的影響:

一群有情有義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義之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言既出,此後經年,去挑戰,去抗爭,渾身是傷,屢敗屢戰,忍別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別人不願成之事,唯不願忍江湖不平正氣不彰,少年心,英雄夢,惟願我們能如先生書中俠客,以肝膽豪情行走於這天地之間。

做生意是這樣,做公益更是這樣。

但我總覺得,對馬雲來說,公益才是他最看重最擅長的方面,也是一個更大的江湖。

別忘了,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最讓美國人銘記的,其實不是他的財富,而是他投身公益的行為。財富終究會散去,但美名永遠流傳。

馬雲也擅長公益,從“感動阿里”大獎到鄉村教師計劃,再到這次疫情期間的挺身而出,包括捐贈1億元支持新冠肺炎疫苗開發,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新時代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坦率地說,公益不難,但做好公益,不是每個企業家都能的,有的人有錢,但缺乏情懷,有的人有情懷,但缺乏公益的能力。

馬老師則不同,他不僅僅擁有財富,還不乏激情,更有著流利的英文,雖然他已經不是馬老闆,但卻擁有了一個更大的舞臺,以嫻熟的英文和高超的口才,與外國總統總理們把酒言歡,與海外精英翹楚們暢談理想,與創業的小夥子們暢談理想,談笑間,讓他們愛上深厚的中國文化,也把中國的公益理念,傳播到全世界。

所以,才有了這次他牽頭,日本把12萬套防護服送到中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當日本疫情嚴峻,又是馬雲出面,立刻向日本送上100萬個口罩,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很可能的,隨著疫情的擴散,我們還可以看到馬老師更忙碌的身影,可能在日本,可能在韓國,也可能在意大利……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需要更多的馬雲,需要更多的阿里巴巴,需要這種有國際眼光有情懷有行動的企業家,這也是中國軟實力的體現。

正如去年他去非洲演講,非洲年輕人簇擁著馬雲,兩眼放光,因為他們從馬雲身上,從這個普通人的非凡成就上,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今天,人們更看到了馬雲,在一個新的江湖裡仗劍而行。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商業是江湖,公益更是江湖。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江湖裡依然有一位風清揚。

疫情深重,武漢加油,韓國加油,伊朗加油,意大利加油。江湖路遠,馬老師,你也要加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