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大夏”政權之一(十六)君主篇

五胡十六國第十一文—“南涼”,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割據政權時期。十六國中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為主,這五個少數民族稱“五胡”,又把他們的政權合稱“五胡十六國”。十六國的稱呼來自於北魏史官崔鴻編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當時不止十六國,還有許多政權。上回說到我說的是“北燕”,今天我們瞭解一下四“大夏”的建立與君主。


五胡十六國“大夏”政權之一(十六)君主篇


大夏

大夏由匈奴右賢王后代所建,大夏與同時期屬五胡十六國政權之一劉淵的“前趙”同屬右賢王后代,所以說大夏與前趙是同族。

東晉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三年(407年),已經投降後秦被封安遠將軍的劉勃勃殺車騎將軍高平公沒弈幹,並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將“劉姓”改姓為赫連,這便是大夏開創者赫連勃勃,建元龍升,定都統萬城(今陝西榆林),後遷都長安。史稱大夏、胡夏、赫連夏。鳳翔六年(赫連勃勃第二個年號)後秦滅亡,赫連勃勃稱帝,改元昌武,並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五胡十六國“大夏”政權之一(十六)君主篇


勝光四年(公元431年),滅掉西涼的大夏皇帝赫連定又轉向攻打北涼,遭到吐谷渾(西北遊牧民族慕容吐谷渾所建國名),赫連定兵敗被吐谷渾人俘,同年赫連夏滅亡,次年,吐谷渾送去北魏的大夏皇帝赫連定被處死,赫連夏從建立到滅亡24年,歷三主。

胡夏夏太祖恆桓帝劉衛辰——赫連勃勃父親,匈奴鐵弗部落首領,因偷襲北魏兵敗被殺。其子赫連勃勃稱帝后被追尊為太祖桓帝。

1、胡夏世祖武烈帝赫連勃勃——本姓劉,劉衛辰之子,在稱大夏王后改姓赫連,胡夏建立者,後秦滅後稱“帝”,在位19年,真興七年去世,在位年號有龍升、鳳翔、昌武、真興!

2、胡夏德武帝赫連昌——赫連勃勃之子,真興七年繼位並改元承光,在位四年,承光四年兵敗被擒。

五胡十六國“大夏”政權之一(十六)君主篇


3、胡夏末帝赫連定——赫連勃勃之子、赫連昌之弟,承光四年其兄被生擒後繼位,改元勝光,在位四年,勝光四年在攻打北涼中,被吐谷渾生擒送至北魏,次年北魏處死赫連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