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稍齊,五行閉

何謂驚四稍?發為血梢,指為筋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此為四梢。但在行拳或交手時,必須使發欲衝冠,指欲透骨,牙欲斷根,舌欲推齒。意念一動心一顫四梢皆至,四梢一齊內勁即出。氣自丹田而生,如猛虎之怒,蛟龍之驚。氣發出為聲,手隨聲發,聲隨手落。一枝動,百枝動,只要四梢齊備,內勁無有不出之理。


“閉五行”就是閉目,咬牙,耳內斂,鼻靜氣,腦靜思。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來說的。內屬五臟外屬五官。如心屬火,心動勇氣生;肝屬木,肝動火焰衝;脾屬土,脾動大力攻;肺屬金,肺動沉雷聲;腎屬水,腎動快如風。此是五行存於體內。目通於肝,鼻通於肺,耳通於腎,口舌通於心,人中通於脾,此是五行現於體外。因此說:“五行真如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攬。”可謂真確的論述。再者,如手心通於心屬火,鼻通於肺屬金,火到金化,這是自理的定理,其餘可以類推。天地交合雲蔽日月,武藝相爭先閉五行。


李忠軒老師講:形意拳的內功從何開始?說出來惹人笑話,從大小便開始。形意拳的架勢好理解,所謂外五行就是那麼幾個架勢。還有內五行呢?一個人對自己的五臟六腑沒有體會,便沒法練形意拳。我一個師兄外五行的架子很剛猛,結果唐師笑話他,說:“捱打的拳,練拐了”。這句話也是從李存義來的,李存義一看到別人練的不對路子,就這麼說。


  捱打的拳,一是打法不靈,光會動蠻力,別人找對了擊打你的方向,一下就把你甩出去了。二是光在肌肉上長功夫了,不會在五臟六腑長功夫。那麼功夫還是虛的。就好像窗戶紙,好像有個門面,其實一捅就破,打這種人,一兩下就能把他捅趴下。


  人很難體會五臟六腑的,先要在大小便的時候“閉五行”,閉目,咬牙,耳內斂,鼻靜氣,腦靜思。大小便時因為體內有運動,就牽扯上了五臟六腑。對五臟六腑有了體會後,不大小便的時候也就能“閉五行”了。閉五行好處多,在坐公共汽車時,閒散時間裡,都可以閉五行。尤其是在早晨起來時,醒後先不要急於起床,閉一會五行,就是形意拳的長壽之法。


  我有九旬之壽仍可以有吃大魚大肉的胃口,這就是閉五行的功效。希望讀者先從閉五行中找到一點內功的味道。

俺來掰活掰活!

所謂驚四稍,形容一種一觸即發的激烈狀態。這裡有兩個小技術供大家體驗一下:


1、用力握緊拳頭,咬牙怒目,無限用力!等你實在不能支撐的時候,就有點像了。


2、用力伸懶腰,伸到極致,懶到極致,那種狀態就是“齊四稍”。“齊四稍”的同時也“閉五行”。


但還不是驚,什麼是驚四稍?你突然打個寒顫,那就是驚。


我想大夥都有這個經驗,你和人吵架,吵著吵著,也許害怕將事情鬧大,還想收斂點,但突然受了侮辱,體能瞬間勃發,全身好像充滿了“氣”,瞬間勃起,恨不能撕碎對方,這一瞬間就是“驚四稍”。


此時的狀態堪稱“可怕”,那完全是變了一個人,是什麼東西使你瞬間變得“面目猙獰,無所畏懼”?現在一般認為是腎上腺素過度分泌所致。


腎上腺素是腎上腺髓質分泌的主要激素,對α和в受體均有強大的激動作用。腎上腺素可引起一系列情緒爆發的典型體徵:心跳加速、呼吸加深、胃腸抑制、皮膚出汗併發白、立毛肌收縮、血糖增高。骨骼肌血管擴張,而流量增加。這些反應(特別是心跳加快、肌肉流量增加、冠狀血管擴張、血糖增加等)對應急是有用的,其中在糖代謝方面的調節作用極為重要,它保證了應急反應時整個機體的能量供應。


所以說,只有在那種情境之下,才會自然出現“驚四稍”,而且你不驚都不行,靠假想是達不到那種效果的。


所以練習時我們只能溫柔的“齊四稍”,具體方法簡單之極,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唯有心者得之。


平時散步,拳頭握個三成緊,始終不懈即可。“四稍齊五行閉···”盡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