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增長14.5%

據新鄉海關統計,上半年,新鄉市進出口總值38.6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下同)14.5%,高於全省水平12.4個百分比;其中出口31.4億元,增長25.2%;進口7.2億元,下降16.5%;實現貿易順差24.2億元。

上半年,新鄉市外貿市場多元化戰略成效較為突出,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遠遠快於歐美。上半年,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東盟進出口分別下降11.4%、7.0%和0.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表現搶眼,進出口15.9億元,佔全市出口總值的41.2%,增長21.6%,高於全市平均水平7.1個百分比;其中對俄羅斯、印度等7個上合組織進出口6.1億元,增長29%。

新鄉海關副關長葉勝新介紹:“這是我們多年來難得的良好局面,吸納更多就業的民營企業成外貿增長主要動力,進出口都呈現了大幅增長,新鄉的外貿無論從質量方面,還是效益方面,均呈現出了良好、健康、穩定、快速的增長態勢。”數據顯示,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26億元,增長70%,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7.3%。一般貿易佔據主導,加工貿易強勢反彈。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31.5億元,增長10.5%,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81.6%;加工貿易進出口6.9億元,增長61.8%。

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增長,優進優出政策效應持續顯現。進口方面,化學木漿、精煉陰極銅、銅鎳合金板、片及帶等生產性原材料進口量增加。資源性產品合計進口4.3億元,增長3.6%,佔進口總值的59.7%。

今年以來,新鄉海關積極順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多措並舉,出臺一攬子改革措施: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提前申報、預約通關服務,支持中歐班列(新鄉號)常態化運行;通過政策宣講、個別輔導、設立企業諮詢臺賬等方法,為企業量身選擇最適宜的通關模式,使企業在通關過程中少跑路、多省錢;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通過推廣“自報自繳”“單一窗口”、通關事務擔保無紙化、精簡業務單證等便捷通關措施,進一步簡化通關流程,壓縮通關時間。新鄉海關這些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使海關改革的紅利不斷釋放,企業真正享受到了海關的優質服務,外貿進出口量不斷創造新高,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