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0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我不是完全的宿命主義者,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上蒼的寵兒,無論上天讓你吃苦還是享福,貧窮還是富裕,聰明還是愚鈍,美麗還是普通——請相信,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的改變,平靜的接受,而非抱怨和鬱悶”。要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併為之付出堅實的行動,在努力到無能為力後,如果還不能改變現狀,請平靜的接受,這或許就是命運。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抱怨和鬱悶——這兩種情緒是弱者的思維和行為,除了傷害自己的心身之外,就是好運永遠與他無緣。這段文字是寫給父母看的,也同樣適合於孩子。


02、不要為孩子擔心太多

承接上面的文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孩子也有自己的命運,所以不要為孩子擔心太多。孩子的綜合狀態與遺傳因素、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教育環境、祖上積德及自身的福報都有很大關係。作為父母,只要做好自己能力範圍內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相信中國父母為孩子是不會偷懶和懈怠的;相反我擔心,中國父母為孩子透支太多——身體的透支,情感的透支,財務的透支,這些透支都是濃濃的愛,但這些透支的愛會增加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這些透支的愛會像大山一樣壓在孩子身上,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於親子關係和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情感。所以,父母請不要把所有的一切都傾注在孩子身上,也不要為孩子擔心太多。


說說我自己吧,我從農村來到城市,也算立住了腳跟,就目前而言,我和我的家庭雖算不上富裕,但至少吃穿住用都不愁。我女兒上的是學區公立學校,學校在全市排名大約在10名左右,我相信以我的資源,我完全可以讓她上更好的學校甚至是國際學校,但我沒有,因為我相信孩子會有孩子的未來,我不必為其設計太多,也不必為其擔心太多。


我常和女兒聊天:“爸爸希望並建議你成為醫生,爸爸會將更多的錢和物分享給你,給你錢和物不是讓你享受而是讓你不為五斗米折腰,希望你不收病人的紅包,希望你的眼裡有病人而非只有領導,希望你不但能關注病人的身體健康,更關注他們的心靈健康,對他們說話溫和些,有耐心些……要實現這一點就得好好讀書,不管未來的你從哪個醫學院畢業,爸爸都為你點贊……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喜歡醫生,爸爸絕對尊重你的人生志向和職業選擇。”


03、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投影和延續

很多父母把孩子作為自己生命的全部,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建立在孩子身上,這對自己不公平,對孩子更不公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孩子和父母是兩個具有血緣關係的獨立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投影,更不是父母的延續,每個人都應該要按照天理和良知活出生命的本來面目——真摯、善良、正氣、自由、勇敢和智慧,而非成為誰的投影和延續。


04、不要學別人成功的故事,要學他成功的思維

很多家長喜歡聽學霸的故事,學霸的父母也出來傳授教育經驗。但家長們要清楚一個事實,有些孩子就是會學習,而你的孩子未必是這種類型。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因材施教而非跟風模仿,要學習成功者背後的思維而非一招一式。另外,我建議,不要向天才學習,天才是個案,不是大數據,不具備參考價值。就像喬布斯、比爾蓋茨輟學創業不能作為大學生模仿的對象一樣。


05、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複印機

人類的很多職業都有準入資格,唯獨做父母卻不需要准入資格,想想實在荒誕。怎麼做個好父母,古今中外,眾說紛紜,或許這也是社會不設立父母資格證的原因吧,但身為父母,我們必須要問自己,我夠做父母的資格嗎?我的言行舉止能為人父母嗎?我自己成天抱著個手機督促孩子學習,不荒誕嗎?我一年都讀不進去一本書,卻讓孩子讀四大名著和《論語》《孟子》,不可笑嗎?


闖紅燈、遊煙、爆粗口、亂丟垃圾、亂按喇叭、開著大燈、酗酒、怨天尤人……我還能寫出一串長長的“父母行為清單”,請問這樣的複印機能複印出好的複印件嗎?如果孩子在這樣言行舉止的父母身邊還能獲得成功,那是自己的造化太好。


父母們,就算你不為伴侶改變,就算你不為同事、朋友改變,請為自己的孩子改變吧。


06、才藝對未來的競爭力有多大?

不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我一半認同一半懷疑。我1979年出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走進大學,發現自己是個“土包子”,琴棋書畫樣樣不通。我承認,我自卑過,也羨慕那些有才藝的同學,當然那些有才藝的同學也看不起我這樣的“土包子”。甚至在那時我發誓,未來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


我只是時代的縮影,一個“土包子”的縮影。或許,今天中國才藝培訓市場的火爆場景就是無數個像我一樣的土包子父母撐起來的。所以,在女兒三年級時,我花了七萬多塊給她買了一臺鋼琴,還告訴女兒,這琴很貴,要好好學習,如今想想,孩子被我綁架了。就在今天,孩子還有三小時的練琴任務,如今想想,值得深思。


回顧自己闖蕩世界的二十年,我見過大量多才多藝的失敗者,他們能唱會跳,只為獲得一點稀稀拉拉的掌聲和微弱的存在感(事實上,才藝應該是一個人的內修而非外揚);我也見過很多一無所長的成功者——這些

成功者都有著踏實、務實、執著、堅毅、厚道的人品,實事求是地說,我也是其中一員。


時過境遷,在全民娛樂的時代,如今隨便在街上找個孩子,有誰不會唱幾曲,有誰不會跳幾段,有誰不會畫幾筆。所以,多才多藝已不再是孩子的競爭力,當然,我並不反對孩子學習才藝,但我反對跟風學習,我反對為升學加分而學習。我女兒也在學鋼琴,畫畫和書法,看著她疲憊的身體,我數次對她說“女兒,如果你不想學了,你可以隨時中止,把多餘的時間拿出來閱讀、跑步和睡覺。”女兒說“等考完級再說吧……”這句話既體現了女兒的懂事、也體現了她的無奈、茫然和麻木,所以,女兒的回答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也讓我思考該怎樣培養兒子。


07、“才”一個就好,“智”多多益善,“德”止於至善

文字是思想的載體,以我所受的教育、成長的環境和從事的職業,我認為,當今的孩子,才藝一個就好;鑑於女兒的教育經驗,我決不在才藝上對兒子做任何引導,但語數外的培訓要加強,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千軍萬馬的獨木橋是必須要過的——“智”多多益善。


實話實說,今天孩子的“德商”都不大、不高、不遠;當然,我這裡所說的“德商”不夠,不是說孩子人品不行,而是說孩子缺乏更高遠宏闊的生命品質和德性。事實上,與其說是孩子缺乏,不如說是父母缺乏,是社會缺乏,仔細思量,這是全民的悲哀。


央視記者曾採訪一哈薩克族牧民,問他為什麼要放羊,牧民說為了賺錢,再問為何賺錢,回答娶老婆,再問為何娶老婆,回答生孩子,再問為何生孩子,回答——放羊。人們把這個問答當笑話傳播,但這何嘗不是當下社會99%的回答呢?只是把放羊變成了做金融、做公務員、做老闆這些華麗的外衣而已。


“孩子,要好好讀書,考大學,不要像我一樣種田種地。”這是五十年代的父母對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我們的教育臺詞。當然,很感謝父母的教誨,讓我們從農村走到城市。那麼如今的我們該怎樣教育零零後的孩子呢?難道要告訴孩子——“孩子,要好好讀書,考大學,住別墅,開勞斯萊斯嗎?”恕我直言,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潛臺詞還真是這樣的。當然,這樣的教育也沒錯,但沒錯並不代表正確。


請父母捫心自問,你真的認真地告訴孩子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嗎?

請父母捫心自問,你真的認真地告訴孩子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嗎?

請父母捫心自問,你真的認真地告訴孩子“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嗎?


作為父親,我捫心自問,我做到了!我無數次告訴我的孩子,我希望你做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有貢獻的人,而不是社會的索取者和寄生蟲。

作為父親,我無數次告訴我的孩子,我希望你能“走大學之道”,我希望你能“明明德”,我希望你能“親民”,我希望你能“愛物”,我希望你能好好學習,擦亮自己的良知,做個走正道的醫生,做個親愛病人的醫生。


昨天晚上,我帶兒子去看爺爺奶奶,回來的路上,我還問兒子,愛爺爺嗎?兒子說愛,我又問,愛奶奶嗎?兒子說愛……最後,兒子很興奮地說,我愛所有的人,不認識的人也愛,沒見過的人也愛……我很感動,我又接著問,愛狗嗎?愛貓嗎?愛草嗎?兒子說,都愛,最後,兒子說,我還愛地球……我真的很感動,我不知道兒子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我知道,他會是一個讓我放心,讓家庭放心,讓社會放心的人。


哦,對了,有些受過高等教育、喝過洋墨水的父母告訴我,“我崇尚西方社會的自由,我告訴孩子要做個自由的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很好,但什麼是“自由”需要仔細辨別,真正的自由是一顆“活潑潑的心、獨立思考的心、慈悲的心、光明的心、勇敢的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心……”,而非“自私的、懶惰的、由著慾望而氾濫的心。”b


課程創始人


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馬克 (一當先,己復禮)

字:水鏡;號:正毅中人

偶像:孔子……陽明子


2008年出版著作《虎口奪單》,2012年出版著作《舌行天下》,並在北京大學總裁研修班、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浙江大學總裁研修班、中山大學總裁研修班及眾多企事業單位講授上述同名課程。

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2019年出版著作:《少年正氣說》、《顏氏家訓》,立志在全國中小學做公益演講,為父母演講怎樣做《智慧父母》,教學生如何《養少年正氣》。

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馬克《智慧父母》孩子教育及未來的7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