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溫升因何引起?溫升範圍多少是正常的?怎麼調控?

電機溫升因何引起?溫升範圍多少是正常的?怎麼調控?

溫升是指電子電氣設備中的各個部件高出環境的溫度。導體通流後產生電流熱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 導體表面的溫度不斷地上升直至穩定。穩定的判斷條件是在所有測試點在1個小時測試間隔內前後溫差不超過2K,此時測得任意測試點的溫度與測試最後1/4週期環境溫度平均值的差值稱為溫升,單位為K。

電機溫升因何引起?溫升範圍多少是正常的?怎麼調控?

三相異步電機組裝車間

電機某一部分的溫升為該部分溫度冷卻介質溫度之差,單位為K。電機溫升包括定、轉子繞組溫升,定、轉子鐵心溫升;集電環溫升及軸承允許溫度(前面已作說明)。B級電機繞組溫升限製為80K;F級電機按B級考核亦為80K;按F級考核則為105K,按相應標準,B級絕緣材料可長期承受的工作溫度是130℃,F級可長期承受155℃,按電機實際運行最高環溫40℃計算,則電機允許工作溫度為:

B級時≤120℃(環溫40℃+溫升80)<130℃;

F級時≤145℃(環溫40℃+溫升105)<155℃;

可見已留有餘量,F級按B級考核餘量就更大,實際運行中,要判斷電機溫度是否過高,由於設備限制,可以用足夠量程的酒精溫度計測量鐵心溫度加以粗略判斷,B級<120℃,F級<145℃即為合格,可放心使用,接近限值時可與製造廠聯繫。

與J5、R等老系列電機的比較,由於老系列電機防護等級極低,大多尚達不到IP21,絕緣等級多為B級,甚至更低,其溫升限值也就低,因此新系列F級電機溫升就要比老系列高,並且老系列電機效率、功率因數等能力指標低得多,其品質不能與新系列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