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寫作: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我曾一度直至目前仍迷戀《春宴》,慶山在其中說:“我不覺得寫作是一個純粹的大腦活動,以理性、技巧和勤奮就得以生長。事實上它是並且只能是生命秩序給予的指令。我用3年時間設置疑問,最終明白寫作是一種任務。它需要我。我則經由它的道路在世間找到一席之地。它成為生命的一個儀式和象徵”。

書中作者三年寫不出一個字——不知該怎麼寫,寫些什麼,以及為什麼而寫。這三個問題足以讓一個鑽牛角尖的寫作者頹唐營生。

寫作: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初中時,我讀大量文學名著和同時代作品,寫作出眾,常得機會在班級朗誦作文。習作被語文老師推薦比賽,獲過不少獎。那時陽光溫暖,沒有煩惱,路邊花花草草都可以是寫作的對象。思維常常放空,不受束縛。彷彿一切都可以被組織、架構、填塞出美好的作品。

高中課業緊張,所有課外書全部成了禁書。偶爾在抽屜塞一本文學集,都要被班主任在早自習時抽出來,閱讀成了不上進的旗幟。在撲進熔爐裡的三年,寫作水平大幅下降,八股文的架構越來越明顯,寫作不再是我的心頭好,反而成了老大難。

寫作: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進入大學,再也不願意提筆寫作。因著日記的習慣,改為了月志或半年志。所以時光匆匆溜走,沒留下任何痕跡。我放飛身心,只在大腦裡構建一絲絲線索,像是電腦一樣,偶爾抽出其中一篇在其上想象修改。終歸不落筆。

當我懷疑寫作,其本質是一種自我質疑。對於人心、人性和外部生活的不確定、不自信。老話說的對:人最終只會被自己打敗。

今年我決定重新提筆,開了公號文思如泉湧。在自我梳理、重構文章的過程中也是對人心的清洗和打磨,重識自我。所以寫作,寫的是我,也是你。

寫作: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傾盡所有 只願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