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十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渡難關

​勝日尋芬芳,光景一時新。隨著春天的到來,自貢沉寂多時的各工業園區熱鬧起來,廠區內,車輛來回穿梭;車間裡,機器響聲隆隆,企業開始有序復產。

受疫情衝擊,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加劇,為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近日,自貢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十條措施”(簡稱:“十條措施”),在減輕水電氣費負擔、實施物流成本補貼、減輕企業租金成本、加大穩崗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支持下,中小微企業活力逐步顯現。


市場逐漸復甦 企業大有可為

近日,記者踏進四川弘信能源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簡稱:弘信裝備)鑄造車間,只見通紅的鑄件在液壓機下初步成型,隨後被送往智能鍛造車間,通過工人們的焊接、拋光作業後成為工業成品。

企業現場負責人楊柳介紹,弘信裝備自2016年建成投產,主要從事天然氣調壓配氣裝置及相關管件、設備的生產製造,於2月10日正式復工復產。然而,受上下游關聯產業影響,致使原料採購和運輸困難,且訂單減少或推遲,產能僅有高峰時期的1/4,員工工資需正常發放,擴產擴能需資金支持,企業面臨不小的壓力。

得知弘信裝備此前申報了一筆金融貸款後,自貢市相關部門提前介入、積極行動,一邊指導企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一邊積極協調金融機構開通“綠色通道”,通過不懈努力,最終這筆高達400萬元的貸款於3月前順利進入到企業賬戶,“非常感謝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這筆貸款切實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區縣各顯神通 全力助企脫困

與此同時,自貢各區縣和高新區也快速行動起來。

自流井區工業園區按照佈局劃分5個防控網格,由園區黨員幹部服務隊分片包乾,提供復工指導、申辦代辦、審批備案全過程“保姆式服務”,助推園區企業有序復工。截至2月底,自流井工業園區已經有348家企業復工,3683名員工返崗,復工率超過94%。

富順縣成立“支持復工復產復業促進就業工作組”,抽調業務骨幹組成快辦中心,於2月17日集中現場辦公。同時,實行一人十企摸排企業情況,按“急、多、散、小”次序精準指導。在此基礎上,安排專人蒐集貨源信息,發佈貨源信息,監督貨源價格,保證供有所銷、求有所購,點對點的服務本地企業。截至3月4日,富順縣復工企業315戶,復工人數11140人。

高新區深入企業“把脈問診”,指導企業制定復產方案、防疫方案、生產方案、應急預案等措施,同時,協助解決防疫物資、原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困難。在此基礎上,協調要素保障部門對土地、環保、資金、電力、交通等服務保障,為企業恢復經營創造良好條件。截至目前,高新區已推動復工復產工業企業達271戶,佔企業總數95%以上。

為解決濟生醫用器材有限責任公司原料緊缺、產能不足的問題,自貢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企業前往成都金堂、雙流等地協調原料採購,想方設法落實生產設備,目前,4臺嶄新的機器已進入調試階段,正常運轉後,可將口罩產能提高到30萬隻。


兌現政策紅利 攜手共克時艱

自“十條措施”印發以來,市經信局探索完善落實兌現途徑,推動政策落地見效。

該局將“十條措施”逐條分解成30項具體政策措施,逐項編制完成申報指南,分解落實到11個牽頭單位,明確責任人、聯繫電話。同時,彙編“十條措施申報指南”,廣發企業,提高企業知曉率。

目前,自貢市已受理超越科技、弘信能源等23戶企業共計1.14億元的提升貸融資需求,在減免手續費和下調利率後預計可為企業降低成本106.5萬元;濟生公司等20戶企業納入國家部委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並由人民銀行給予融資貸款政策支持;報送30戶企業作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享受省上按設備投資額50%給予補助;正在申報高新區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享受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疫情期間廠房租金減免;推薦55戶防疫藥品、醫療設備、物資器材等疫情防控相關生產的中小企業享受30%電費補貼報省經信廳;幫助7戶企業減免公積金約81.87萬元/月。

通過加速兌現“十條措施”,極大地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和經營市場的逐步復甦,自貢市各企業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黃鴻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陳家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