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疾控中心檢驗人員:與病毒“面對面”較量

新冠肺炎病毒,許多人談之色變。但有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檢驗員不僅每天都與病毒“面對面”,還要把它們研究清楚,給出“身份”報告。

瑞安市疾控中心检验人员: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新冠肺炎病例確診之前,疑似樣本要經過層層檢驗,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是確診與否的重要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組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是直面病毒的“幕後戰士”,承擔著全市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任務。

抽絲剝繭,讓新冠病毒“現原形”

一到晚上,市公共衛生大樓的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燈火通明。從農曆年底至今,檢驗人員已經“戰鬥”了近1000個小時,連儀器都“累”到頻頻報警,可是他們依然保持全神貫注。

作為微生物檢測實驗室負責人之一,市疾控中心檢驗二科副科長周邦瑤從1月下旬至今,與11名檢測員堅守在實驗室,12個人分成3組,每天三班倒。他們把家“搬”到了單位,每天早上醒來就鑽進實驗室,累了就在辦公室打個盹,餓了吃點餅乾、泡麵充飢。

“新冠病毒的檢測流程很嚴格,疑似標本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專人專車運送,採用最嚴格的A類標準包裝標本運送箱。”周邦瑤說,他們接收標本後,會在生物安全櫃內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氣溶膠,存在較高的感染風險。”

每個工作人員都清楚新冠病毒的可怕,但他們並不畏懼。把病毒“揪”出來,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實驗室能讓許多病毒“現原形”,如“慣犯”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當然也不會放過新冠病毒。周邦瑤介紹,檢驗人員每天接收病人的痰液、咽拭子等標本,經過一系列處理,解開某些暗藏的“病毒庫”,讀取檢測結果,第一時間為治療和流調等提供依據。據介紹,從標本檢測開始到完成,一般需要5至6個小時。

“實驗室在消毒管理方面非常嚴格,每次做完實驗,都要對臺面、地面、空氣等進行消毒處理。實驗室的廢棄物都需要經過高壓滅菌處理後才能拿出去。”周邦瑤說,在快速保質保量完成檢測任務的同時,又時刻注意實驗室消毒和醫療廢物規範處理,保持實驗室生物安全零事故。

與病毒較量,“偵察兵”不放過一個細節

1月21日,新冠病毒檢測組迎來了第一批病毒樣本,從中發現了瑞安第一例核酸陽性病例。“檢測出了第一例,就意味著會有第二例、第三例……”檢測人員的心裡五味雜陳,但大家都明白,接下來要面臨的是一場硬仗。

隨著疫情的發展,每天送到實驗室的病毒樣本激增,最多的一天超過200例。往往上一批病毒樣本還沒檢測完,新的病毒樣本又送來了,檢測“接力跑”變成了“馬拉松”。面對激增的工作量,檢測小組組員24小時不間斷值班檢測,力求將當天樣本清空,用最快時間給出結果,以便第一時間給臨床治療和流調提供依據。

每次檢測,都要對病毒樣本進行核酸提取、產物擴增等操作。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性和致病性,檢驗科工作人員都很清楚。疫情發生後,周邦瑤多了一個習慣:每天守在實驗室外,等著當班最後一名檢測員出來才放心。

實驗室是負壓環境,普通人在裡面待的時間長了會感覺頭暈耳鳴。檢測員們每次進到實驗室都要全副武裝,穿戴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裝備,在實驗室內工作,就像穿著雨衣去蒸桑拿,一輪檢測下來,衣服往往全部溼透,臉上、手臂上都是勒痕。可是,他們沒有叫過苦、喊過累,而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與病毒展開一輪又一輪較量。

“工作到凌晨已經成為常態,但是檢測小組還是照例緊急集合,總結當天的檢測情況,做好監測、總結,為全市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建議。”周邦瑤說。

從1月21日接收第一份疑似病例樣本以來,市疾控中心疫情檢測小組已連續奮戰了1個多月。截至3月7日,他們累計檢測病例樣本3442例,正確率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