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欲重組特種醫療隊

據俄《消息報》報道,俄國防部近日決定,將在各大軍區重新組建曾遭裁撤的醫療特種隊,並使其常態化運行。報道稱,這支部隊將配備最優秀的軍醫,機動性極強,不僅能快速部署到全球任何地區,而且能在發生緊急情況和大規模傳染病的地區迅速開展醫療救助。

適應現實需要

俄軍特種醫療隊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編制內的部隊醫療機構無法為衝突地區所有需要救治的人員提供幫助,特種醫療隊通常被派往有俄軍參戰的地區,比如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曾有5支特種醫療隊活躍在車臣共和國。

在“新面貌”改革過程中,包括特種醫療隊在內的相當一部分軍事醫療機構遭裁撤,後來依託軍醫院成立過一些遂行具體任務的醫療隊,但均不成規模。近年來,俄軍面臨越來越多的緊急情況,對醫療隊的需求逐步增加,比如,前往敘利亞執行醫療救治任務,赴幾內亞共和國抗擊埃博拉全球傳染病等。

俄軍事政治學家佩連吉耶夫稱,俄武裝力量不僅要研究國防問題,還要參加搶險救災行動,為更好應對行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國防部決定推出上述舉措。防長紹伊古曾擔任緊急情況部長,具備處理相關情況的經驗。另外,俄軍在國外擔負維和、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也需要特種醫療隊進行保障。

擴大任務範圍

俄西部軍區醫療隊主任舒托夫上校表示,今年年底前,該軍區特種醫療隊將在列寧格勒州組建完畢。據悉,俄軍為特種醫療隊制定嚴格的選人標準,大部分醫生都是從軍醫院和衛生營選拔出的最優秀醫療幹部。據報道,特種醫療隊將於今年夏季舉行大規模演習,檢驗俄軍在緊急情況和暴發傳染病情況下的快速應對能力。這些獨立行政單位可自主運轉所需物資,包括野戰廚房、帳篷、移動包紮車等,每支醫療隊約有200人。

佩連吉耶夫指出,目前,部隊醫療站的資源和裝備只能為在冊官兵提供醫療救治,隨著特種醫療隊任務範圍不斷擴大,今後有可能大規模接收受傷平民。特種醫療隊的任務包括緊急救護,疏散傷員或災民等。在疫源地,軍醫需對相關人員進行過濾,尋找病毒攜帶者,採取措施阻斷病原體擴散。野戰醫院設有外科、內科、實驗診斷科、創傷科、復甦科,配備傳染病專家和心理專家。軍醫們可以使用遠程醫療設備,也可以進行遠程會診。

組建機動防疫小組

俄國防部軍事醫學局局長特里什金宣佈,為防止俄軍官兵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俄國防部將從全軍抽調經驗豐富的流行病學家和病毒學家,組建數支機動防疫小組。國防部所屬國家衛生防疫監督中心也將開展全天候監測,做好應對各種危急情況的準備。俄國防部軍事醫學局還研究瞭如何對疑似病例進行隔離,對有過接觸史人員開展醫學觀察等問題,並制定詳細行動方案。

目前,俄軍所有醫院、門診部和醫療分隊均配備藥品和預防器材,包括抗病毒藥品、防護服、病人轉運設備、消殺器材等。為防止軍校學員和進修人員感染病毒,國防部還要求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口罩,限制軍事院校舉辦文娛活動,每天上課前都要組織衛生健康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