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上的溫暖情懷

2020年伊始,無情的冠狀病毒把隔離病房推向了抗戰“疫魔”的火線。火線上,市人民醫院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恪盡職守,攜手逆行、共抗疫情是初心,不辭勞苦、關愛備至是真情。火線上灑下的是汗水,是辛勞,更是世間最溫暖的情懷。

疫魔無情人有情 治癒疾病治癒心

“我的核酸檢測結果什麼時候能出來?”“我什麼時候能出院?”……隔離病房的一扇窗、一扇門,隔離了患者與外面的世界,卻無法隔離他們內心的焦急與牽掛。在這裡,身形“笨拙”的“大白”們,縱然知道風險很大,也依然不停地穿梭於各個病房,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需要,陪他們聊上幾句,給他們幾句鼓勵和安慰。“16床的老爺子有輕度抑鬱症病史,昨晚一夜沒睡,這對他的身體恢復很不利,我去看看他,陪他聊會。”當班護士楊群邊說邊走進老爺子所在的病房“聽,16床的老爺子在病房裡唱歌了!”此刻,放鬆了心情,也就解開了心結,揚起了勇氣。

2月15日,天氣突變,大雪紛飛。晚上六點,感染科四病區護理群中發來消息:“18床新入院的小腦萎縮致全身癱瘓的患者,他的紙尿褲不夠用了,這樣的天氣,家人無法送來怎麼辦?”“你們兩個晚上夜班,上班之前去幫病人買了,帶過去吧,氣溫下降,又沒有空調,沒有紙尿褲,患者很容易受涼。”剛下班回到賓館的胡緒雲護士長對夜班護士楊群和吳允璐說到。“超市六點半關門,我們現在就買了送過去。”兩人說完便匆匆奔向超市。雪猶如天女散花,從遙遠的天空慢慢降落,不覺寒冷,唯見真情。

三歲的小患者因為不能自由自在地“探秘”大自然,心情正失落的時候,意外地收到護士郭露露為他準備的零食和玩具,他開心得彷彿剛才的失落不曾“來過”一般……

隔人不隔心 斷疫不斷情

隔離病房的工作繁瑣且辛苦:配送三餐、生活護理、藥物治療、標本採集、終末消毒、反覆的手衛生……整個流程下來,幾乎每個人都是大汗淋漓。可是大家依然面帶微笑,用眼睛和語言向患者傳遞信心和希望,傳遞“我們在一起”的力量,而患者的那句“雖然我看不清你們長什麼樣子,沒有辦法記住你們是誰,依然謝謝你們!”便是對天使們最好的鼓勵和支持。

因為防護物資緊缺,為了節省防護物品,“大白”們總是在隔離病房中連續工作至少五六個小時才會換班:脫下防護服,身上是溼的;摘下護目鏡,裡面是霧濛濛的水滴;取下口罩,臉部、雙耳、鼻樑都是勒痕;脫下手套,雙手早已被汗水浸泡得皺巴巴的。在隔離病房中,同事之間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替你吧,你歇會兒。”“沒事,我來吧。”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提醒工作中要注意的細節,共同分享診療和防護經驗,卻沒有一人喊辛苦。

疫魔無情,人間有愛!這些白衣天使們儘自己全力去守護病人的健康,他們的微笑是傷痛中一縷溫暖的陽光,無盡的關愛帶給病人重返社會的堅定信念。(楊群 任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