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胎死腹中”:一場過度解讀引發的笑話


Libra“胎死腹中”:一場過度解讀引發的笑話


在 Facebook 廣告業務受限增多,收入大幅折損的情況下,Libra 作為廣告業務之外的增長引擎,將是 Facebook 開拓新局面的重要籌碼。

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Facebook 警告 Libra 可能無法發佈”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

文章說,Facebook 在最新財報中提醒投資者,由於存在諸多受限因素,原定2020年推出的 Libra 可能無法如期發行;

文章說,受市場接受度不夠、Facebook 缺乏區塊鏈經驗等因素影響,Libra 也將遭受負面衝擊;

文章還說,自6月正式公佈 Libra 以來,Facebook 面臨的最大阻力就一直來自立法者和監管機構。


Libra“胎死腹中”:一場過度解讀引發的笑話


基於這些描述,Libra“發行無望”、“胎死腹中”等言論開始在朋友圈大肆傳播。

……

看完後兩個感覺——

作為上市公司,Facebook 對 Libra 例行性的風險披露被人為放大和過度解讀;社交媒體時代,標題誇張的內容更容易得到傳播,但“標題黨”是一回事,惡意做空市場是另一回事。

對於 Facebook 在財報中披露的 Libra 風險,情況或許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糟糕。在瞭解 Libra 面臨的真正挑戰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 SEC 的風險披露規定。

SEC 風險信息披露規定簡介

什麼是風險信息披露?

風險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為保障投資者利益和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公開或公佈其有關信息和資料的規定。不只美國 SEC 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風險信息,其它股市市場都要此規定。

但 SEC 的風險披露政策要更加嚴格。它要求上市公司必須披露其相關產業的業務風險、公司治理風險、政策風險、發行風險等等事項,鉅細無遺。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財報中,事無鉅細的風險信息並不少見。


Libra“胎死腹中”:一場過度解讀引發的笑話


蘋果、阿里巴巴、陌陌案例解讀:通過 3 大美股上市公司風險披露,看箇中細節

2019年5月,蘋果公司公佈了新一季度財報。

在總數為 46 頁的報告中,風險披露的部分多達 10 頁,佔財報整體近 22% 的篇幅。蘋果在財報中提到:

“全球及區域經濟狀況可能對本公司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增長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利的宏觀經濟條件,包括通貨膨脹,增長放緩或衰退,新的或增加的關稅,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變化,信貸收緊,利率上升,高失業率和貨幣波動都可能對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除此以外,財報還提出全球市場激勵競爭、設計和製造缺陷情況、全球法律法規約束等風險因素,總計 27 條。

無獨有偶,2014年登陸美國股市的阿里巴巴在向 SEC 提交文件時,也沒有省略風險披露這一環節。

在2019年6月公佈的最新財務報告中,

阿里巴巴公司分別從行業、公司結構、監管和法律、美國存托股份(ADS)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總共提出數字經濟信任缺失、網絡安全漏洞、國際法律法規影響等 82 條風險因素。

財報中,阿里巴巴寫道:“持續投資於我們的業務,戰略收購和投資,以及我們對長期業績的關注以及維持數字經濟的健康,可能會對我們的利潤和淨收入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可能無法維持或增加我們的收入或業務……”

由此可見,對上市公司而言,風險披露是報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在 SEC 嚴格的風險披露規定下,上市公司會盡可能地披露所有風險信息。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太可能發生甚至近乎荒唐的風險信息也會披露出來。Facebook 警告 Libra 可能無法發佈的風險信息並不是最誇張的。

同樣登陸美國股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陌陌就曾在其財報中公佈過四大類風險,足足 57 項提示。其中既提到公司處於貨幣化早期階段,收入及利潤不穩定、市場競爭激烈等主要風險,同時還提到很多難以想到的細節風險,比如“我們面臨與健康流行病和自然災害相關的風險”。

因此,上市企業披露大量公司風險信息,一方面可以滿足規定要求,讓投資者儘可能知道投資公司股票所存在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規避監管機構質詢。如果將這些風險信息放大並由此決定是否投資,那麼股市將沒有任何一隻股票可以購買——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不存在風險。

Facebook 警告 Libra 可能永遠無法發佈?更多隻是例行程序


Libra“胎死腹中”:一場過度解讀引發的笑話


事實上,對於 Libra 面臨的風險,Facebook 也進行了非常溫和的闡述,使用“可能”、“是否”等詞彙弱化衝擊。財報原文如下:

“Libra 已受到多個司法管轄區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我們預計這種審查將繼續下去。此外,市場對這種新型貨幣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不能保證 Libra 或我們的相關產品和服務將及時提供,或是否能夠提供。我們缺乏關於數字貨幣或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早期經驗,這可能會對我們成功開發、營銷這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與蘋果、阿里巴巴、陌陌等美國上市公司一樣,Facebook 此舉也是遵從 SEC 規定而進行的風險披露例行程序。

Facebook 羅列出 Libra 項目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但並不意味著這些風險一定會發生。

解密:為何 Facebook 必須要發力 Libra?

當然,作為新生項目,Libra 確實面臨諸多挑戰。

和被過度解讀的 Facebook 財報風險披露信息相比,《財富》雜誌的總結更有代表性。它將 Libra 面臨的挑戰歸為四類:數字支付方面的技術問題、用戶獲取問題、大眾信任問題和監管問題。

在數字支付方面,Facebook 宣佈計劃推出可以使用 Libra 的 Calibra 錢包時表示:“假以時日,我們希望為人們和企業提供額外的服務,例如通過單擊按鈕支付賬單,通過掃碼購買咖啡或無需攜帶現金或地鐵通票便可搭乘公共交通。”

但這一承諾卻被前《衛報》科技編輯查爾斯調侃為“已經過時”。查爾斯指出,Libra 提出的掃碼支付、小額轉賬等功能,PayPal 等現有產品已經可以滿足。

至於用戶獲取,出於新產品初期的認知不足和使用不便等問題,Facebook 也很難將沒有銀行賬戶、甚至沒有手機的人,轉化成自己的用戶。而對於大眾的信任,Facebook 在過去兩年一直飽受詬病。它曾因為整合用戶數據而在歐洲遭到起訴,雖然目的只是想通過分析用戶數據,定向推送廣告。在此之後,Facebook 的廣告業務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上述 3 項挑戰尚不致命,監管可能是所有挑戰中最嚴峻的一項。但不只有 Libra,任何破壞性的創新項目都無可避免。


Libra“胎死腹中”:一場過度解讀引發的笑話


事實上,Facebook 比任何人都清楚 Libra 所面臨的監管問題,它也一直在竭力獲得監管機構的信任。在上週發佈的公開信中,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一再重申 Libra 將配合監管,承諾“Facebook 和 Libra 協會都計劃和監管機構合作,在 Libra 推出前解決所有的擔憂。”

Libra 被寄予厚望,Facebook 不會就此放棄。

原因在於,Libra 將是 Facebook 在廣告業務之外的增長引擎。隨著 Facebook 廣告業務遭到的限制越來越多,收入大幅折損。Libra 將越來越重要。

上週發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Facebook 營收超過 16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但淨利潤同比下滑 49%,近乎腰斬。核心原因在於廣告業務受監管因素、平臺變化以及 Facebook 加強用戶隱私保護後衝擊廣告產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收入大大下滑。

在監管機構放鬆監管、用戶信任重建成功之前,Facebook 廣告業務收入的下滑不可扭轉。因此開拓廣告之外的業務收入對 Facebook 來說迫在眉睫。通過 Libra 拓展支付新業務,就是其目前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扎克伯格毫不諱言 Libra 以及背後的支付業務對 Facebook 的重要性。同樣在上週的公開信中,扎克伯格強調 Libra 將幫助更多人使用金融工具,強調將繼續在印度測試 WhatsApp 支付功能,強調未來會允許用戶通過一個賬戶在 Instagram 上購物、在 Facebook 上交易。最後,他寫道:

“支付尤其令我興奮。長遠來看,支付可能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