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鋼需”將“細水長流”

小編花費一週時間,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冶金行業的優質書籍資料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閱讀哦。

7本(有色金屬)+9本(鋁合金)+9本(材料成型)+7本(無損檢測)+8本(耐火材料)+8本(焊接書籍)+9本(熱處理)+9本(軋鋼)+10本(冶金材料)+鋼材金相圖譜(11本)+9本(不鏽鋼標準)本次分享全部包含在內:


基建“鋼需”將“細水長流”

下載96本書籍學習資料包步驟

2、私信回覆【96】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新一輪“基建潮”或將加速來臨。

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我國1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佈的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投資總額達到33.83萬億元,項目投資涉及鐵路、公路、跨境電網等多個基礎設施工程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的基建項目規模達2286.05億元,比去年同期多930.29億元,同比擴大68.62%。此外,雲南省提出實施基礎設施“雙十”(10個在建項目和10個新開工項目)重大工程,總投資額約為3.6萬億元;福建省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印發2020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共列出重點項目1567個,總投資額達3.84萬億元。

基建“鋼需”將“細水長流”

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各地基建投資均處在不斷加碼的狀態。如果按照每萬億元投資拉動624萬噸鋼材消費需求來測算,那麼33.83萬億元投資由此帶來的鋼材需求將達到2.11億噸。

這對於因疫情延誤、亟須補充需求增長動能的鋼鐵行業而言,無疑是個重大利好。只是,如此巨大的需求很難在2020年內真正落地,於鋼鐵企業而言,龐大的投資數字並不意味著2020年的“鋼需”會迎來實質上的改觀。

據筆者瞭解,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公佈的整體投資數據和年內完成投資數據之間均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實際的鋼材需求兌現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以福建省為例,其2020年的總投資額為3.84萬億元,但年度計劃投資額僅為5005億元;河南省2020年確定了總投資額達3.3萬億元的項目,年度計劃完成的投資額也不過7939億元。

造成這種數據背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將一年前開工在建的項目納入到了統計之中,導致總的投資計劃和年內投資金額之間出現較大差距。據筆者調研瞭解,包括河南省、雲南省、福建省在內的1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的年內計劃總投資額約為5.57萬億元,比2019年增加2000億元,同比上升4.28%。從這個角度來看,和2019年相比,2020年基建對鋼材消費需求拉動的增幅並不大。

但這並不意味著基建對鋼材需求的拉動已經進入疲憊期。長期來看,基建對鋼材需求的拉動作用依然是值得期待的。比如,除了雲南省、陝西省、重慶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之外,其他已經公佈投資計劃的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的年度投資計劃均處於擴張區間。這表示,上述地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基建項目依然處於提速狀態,鋼材需求有待繼續釋放。

在本輪“基建潮”中,5G基站、公共類充電樁等“新基建”或將成為鋼材需求的新特點。根據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公佈的數據,5G基站數量預計是4G基站的1.5倍~2倍,而2018年底時全國3G基站、4G基站數量已經達到了約490萬個。由此看來,5G基站建設數量可能會超過700萬個,將釋放可觀的用鋼需求。此外,全國公共類充電設施近兩年增速基本維持在40%以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推廣,相關配套的充電樁建設同樣會提速。

總之,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未來基建發力是大概率事件。只是融資端依然是制約基建項目開工和推進的老大難問題,基建因此對鋼材消費需求的拉動很難和以往一樣“大水漫灌”,更多將是“細水長流”。鋼鐵企業對此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主動出擊,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在基建市場的變化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獲取發展的新動能。來源:中國冶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