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愛心橋 “滯銷”變“直銷”

“短短兩天,1.1萬隻‘淘汰’蛋雞銷售完畢,銷售總金額20多萬元。”近日,說起從蛋雞滯銷的無助到銷售一空的喜悅,漣水縣蛋雞養殖大戶左磊直呼“沒想到”。

左磊說,按每年慣例,在這個時候由於蛋雞日齡長,產蛋率低,需要淘汰,但是現在想要淘汰,困難重重,要價最低時100元8只,仍然無人問津。漣水縣農業農村局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通過“漣水菜籃子產品產銷對接群”及其他群發佈銷售信息。經過大家一起努力,不僅蛋雞很快售罄,還賣出疫情發生之前的價格。

在無法出門採購的非常時期,微信群成為市場主體和廣大市民“牽手”的橋樑,成為新“農具”。儀徵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建立農業企業供需信息微信群,構建本地農產品供銷網絡,運用微信公眾號製成供銷信息網上推文,提供100多家規模種植養殖企業、銷售超市、外賣餐飲、配送企業信息。其中提供銷售套餐26種,農產品供貨信息40家,中大型超市聯絡名單10家,外賣餐飲商家聯絡名單34家,農產品配送企業信息5家,保證市場充足供應,穩定農產品價格。

這是我省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線上橋樑”的一個縮影。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根據省農業農村廳“互聯網+”抗疫助農行動工作部署,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直奔一線、積極作為,充分發揮互聯網、電子商務營銷渠道作用,讓農產品“滯銷”變“直銷”。

海安市農業農村局推動“抗肺炎疫情市區農產品網上團購”活動,組織數十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開展本地優質農產品網上團購,配送到城區各大小區,每天上午9點前完成貨源及價格數據更新,準時在網絡媒體及小區微信群發佈。截至3月5日,徵集貨源供應方42家,提供各種規格的肉禽蛋、果蔬、米麵、海鮮等農產品300多個品種,累計成交量3萬多筆,累計成交金額100萬多元。

社區團購欣欣向榮,愛心助農行動的力量也通過網絡得到放大。泰興市張橋香飄飄蘆筍專業合作社蘆筍出現滯銷,該市農業農村局得知後,開發微信小程序售賣蘆筍,並通過社區群、朋友圈等進行宣傳,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志願者幫助田頭採摘,按訂單分斤包裝,送貨上門,共賣出蘆筍182單。根據消費者反饋情況,還及時收集其他蔬菜品種,增加供給範圍。此外,推動黃橋利天農場的小番茄對接京東商城,並聯系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綜合站進行加急和免費檢測,原本需要15個工作日才能出具的檢測報告縮減到4個工作日。因品質優良、銷售不錯,利天農場的小番茄在京東“京鮮坊”旗艦店上線。

信息對接不暢是造成農產品滯銷的重要原因之一,建湖縣農業農村局利用建湖縣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讓廣大種養農戶及時通過建湖農務通APP發佈農產品積存種類、數量信息,收集傳遞農產品市場需求行情,助力全縣滯銷農產品產銷銜接。通過大數據“農牧人”電商平臺累計銷售建湖大米、杏鮑菇、西蘭花等農產品480多噸。阜寧縣農業農村局則應用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將全縣農產品保供保銷市場行情等數據及時對外發布,為各生產主體搭建更多直供直銷渠道,也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優質農產品。

各地的自建平臺在抗疫中也展現出積極作為。新沂市上線運營“愛心菜籃”公益服務平臺,由該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做好蔬菜供給側信息統計梳理,由瑞澤農林科技公司負責平臺運營、分揀、包裝,同城跑腿公司負責免費配送。目前,平臺累計配送4600單,共銷售各類蔬菜水果35.5噸。鹽城市大豐區“夢幻迷宮”是集休閒旅遊、餐飲住宿、研學教育、農業採摘等產業為一體的綜合體景區,開設“夢幻迷宮·田阿姨菜籃子”微店,依託夢幻迷宮自有采摘園和周邊農產品種植基地,採取基地直採、網上下單、平價銷售等方式銷售各類新鮮蔬菜20多個品種,通過快遞日銷售超1300多單,銷售額達13.5萬元,緩解周邊種植大戶、蔬菜基地蔬菜銷售難題。(吳 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