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喜力高端市場狹路相逢

啤酒逐漸進入銷售旺季,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部分線下終端商超發現,目前超市方面已將啤酒作為酒類主推產品。

百威、喜力高端市场狭路相逢

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百威啤酒在貨架上的擺出率較高,且銷量較好。不過,長期被百威啤酒佔據的高端市場正在被喜力侵蝕。喜力啤酒在被華潤收購後,正藉助華潤渠道進一步搶奪高端啤酒市場。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高端啤酒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百威啤酒在亞太地區銷量逐漸下降,喜力啤酒市場佔有率逐漸上升。未來,啤酒市場也將呈現出集中化、高端化發展趨勢。

市場:終端競爭加劇

百威啤酒的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線下終端商超發現,在啤酒產品展架中,百威啤酒常與喜力啤酒、嘉士伯等進口啤酒擺放在一起。

在北京宣武門附近的沃爾瑪超市內,設置酒類產品促銷專區,其中有設有啤酒特價專區。啤酒特價區內擺放了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多款進口品牌啤。值得專注的是,百威啤酒在整體貨架的佔比較高,且有部分百威啤酒貨架出現產品售罄情況。

相比之下,喜力啤酒則被擺放在較為邊緣的位置,佔比較少。不過,喜力啤酒也出現產品售空的情況。

北京商報記者在與售貨員交流時瞭解到,上述超市內的百威啤酒銷量較好,且多為年輕消費者選購。喜力啤酒在貨架中的佔地雖不及百威,但銷量也在持續走高。

喜力啤酒在不同超市的擺出、銷售情況各不相同。北京商報記者在健翔橋附近的家樂福內看到,無論是玻璃瓶裝還是聽裝產品,百威啤酒與喜力啤酒的貨架佔有率相近,且銷量勢均力敵。

不過,在BHG崇光百貨店內,百威啤酒貨量較少,超市內暫未銷售聽裝喜力啤酒,僅有玻璃瓶裝產品在售。

業績:百威銷量淨利雙下滑

儘管百威啤酒銷量可觀,但業績卻不盡如人意。近日,百威亞太發佈的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同比下滑2.9%;實現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3%;總銷量93.17億公升,同比下滑3.0%。

對於銷量下滑,百威亞太解釋稱,主要原因是韓國市場競爭嚴峻,以及去年下半年中國夜生活渠道疲軟所致。另外,亞太地區東部區域在2019年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銷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雙雙下跌。

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也沒有驚喜。百威亞太財報顯示,2019財年,百威啤酒在每百升收入增長約為6.4%及銷量下降約為3.0%的推動下,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收入增長約為 3.2%。並且,在2019年第四季,收入下降 3.0%,原因主要繫於3.9%的每百升收入增幅被6.6%的銷量下降所抵銷。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不斷提升,導致中高端消費市場不斷釋放紅利。百威亞太方面表示,公司也已加大商業投資,以加快該百威品牌擴展至其他渠道。

格局:趨向高端化、集中化

隨著近年來啤酒市場出現高端化、集中化趨勢,作為高端啤酒代表品牌之一的百威啤酒也將面臨同是”夜場“起家的喜力啤酒。

事實上,從2018年8月,華潤啤酒以243.5億港元收購喜力啤酒中國區業務。自此之後,雙方各取所需共同發展,華潤啤酒以喜力拓展了高端市場,調整了產品結構;喜力則藉助規模“老大”華潤的渠道大力拓展市場,與百威搶佔市場份額。2018年,華潤啤酒營收為318.7億元,淨利潤為9.77億元。

這起收購案對喜力啤酒而言,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銷售市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喜力集團實現收入284.43億歐元,增長5.2%;實現營業利潤40.2億歐元,增長3.9%;實現啤酒銷量2414萬千升,增長3.1%。其中,喜力啤酒品牌銷量全年增幅為8.3%,在40個國家成功實現雙位數的增長,達到近10年來最高水平。

另外,作為全球主要啤酒消費市場之一的亞太地區,2019年喜力集團在亞太地區銷量增至310萬千升,增幅達11.8%,遠遠領先於歐美地區。

在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何勇看來,國內啤酒市場不斷升級,消費市場也釋放出更多紅利,且未來啤酒企業也將主要依靠依靠高端啤酒的銷量增長。啤酒整體消費水平以及消費產品結構都在提升,啤酒行業作為充分市場化的行業,產品定價權在於市場,這也是啤酒消費升級對於啤酒行業帶來的整體改變。

與此同時,隨著百威啤酒與喜力啤酒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也將促使企業在產品結構以及市場佈局等方面得到進一步優化與提升。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表示,未來,啤酒市場下一步將傾向於各大巨頭,呈現集中化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劉一博 馮若男/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