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新能源汽車品牌眾多,但技術水平公認足夠高的品牌卻鳳毛麟角。在這些品牌中有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技術水平足夠高的品牌銷量中規中矩,反而是技術水平一般的車輛銷量相當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正是“B”與“C”的差異。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B端共享與網約企業用戶

大部分品牌知名度較差,核心三電技術依賴供應商,甚至不具備正常生產能力而依靠代工的電動汽車,這些車輛的生存基礎是B端市場。所謂B端指“business”的縮寫,概念為企業用戶或者理解為“集團客戶”;這些客戶購買電動汽車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體驗高品質車輛帶來的良好體驗,而是哪臺車足夠便宜且能夠提供優質的配套服務——以便於用這些車創造價值。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汽車領域的B端市場有兩個方向,早期是以公務用車為主和燃油動力汽車匹配的關係,近幾年則為網約車與共享出行汽車和新能源車企的合作。大部分以生產小微型低續航電動汽車為主的車企,其產品賴以生存的正是這些大客戶。甚至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車企自行成立出行服務公司,比如北汽上汽東風長安以及吉利汽車等,一邊生產一邊自行消化等於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這種方式並不是錯——因為共享出行是未來公共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重點:依靠共享出行或網約領域提振銷量的品牌,其品牌銷量曲線的走勢往往非常怪異。比如在理論上的熱銷季銷量只有寥寥數百臺,但是在非熱銷季卻能實現幾千臺甚至上萬臺的單月銷量;這種反常理的銷量曲線並不具備參考與分析價值,因為無非是B端的大訂單又來了,甚至是創建了某一個新的出行服務品牌,在雙積分有壓力的階段自行消化了一些車而已。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C端個人用戶市場

C_consumer指個人消費者(用戶),在汽車領域指的是面向傳統4-S銷售模式、新興網絡售車模式的個人消費者,俗稱就是散客。燃油動力汽車發展百年能獲取成功,依賴的並不是B端市場而是這些零零散散的消費者,這些購買力才是承載全球十數億臺汽車消費的生力軍。不過新能源汽車畢竟是全新類型的電驅汽車,在用戶普遍養成對內燃機機動車的偏愛之後,想要輕易的改變這種偏愛是非常難得,這就不得不提B端市場的功勞了。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電動與插電式混動汽車尤其獨到的優勢,首先是電動機相比內燃機的幾乎無噪音無振動,其次是電動機恆扭矩(起步瞬間爆發峰值扭矩)的高性能優勢,再次則是電驅系統極低的故障率。這些優勢有能夠碾壓內燃機車的實力,但是沒有consumer願意主動去了解也是白搭;而共享出行和網約出行則是讓consumer被動接觸新能源汽車的平臺,車輛的優缺點都能直接反饋給用戶自然會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綜上所述,主攻C端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走勢平平無奇,但整體曲線仍呈現出上揚的走勢;然而依靠的反而是B端市場的“助攻”,所以兩大版塊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銷量不存在“注水”,只是差異化的曲線容易令人誤解而已。不過有一點倒是能夠預測:主攻C端的品牌將會是未來汽車市場的主力軍,B端的“助攻”無非是一個宏大的“養成計劃”而已。

分析重點:電動汽車的銷量是否存在「注水」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