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心愛的小狗咬破耳朵後……

昨天有一位朋友問我這兩天在讀什麼。

我不太好意思開口,但還是說了:《窗邊的小豆豆》。

她哈哈大笑,問我最近是否心情不佳,在進行某種“復健”。


瞧瞧這話問的,那當然啦,否則一個成年人為什麼會去讀《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書應該有很多書友小時候都讀過,因為它真的太出名了,如果是家裡有小孩子的書友,那更是哪怕沒讀過也在各種少兒書單裡見過它的身影。那些推薦少兒書單的文章裡還會講,這是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確實如此,一本非常出色,暢銷全球,為幾千萬讀者帶來笑聲和感動的——少兒讀物。

哪怕以最嚴苛的標準,讓抵制《虹貓藍兔七俠傳》和《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家長來審核,《窗邊的小豆豆》也是一部絕對可以“過審”的小說。


它充滿溫馨與感動,理想化,有趣味,有許多許多滿溢出來的愛——被退學的小豆豆來到巴學園,這個曾經因為話太多而被嫌棄的小姑娘得到了一個可以一直聽她說話的校長:

“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卻全神貫注地傾聽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小女孩講話,整整四個小時,直到她說完了所有想說的話。”

在巴學園,小豆豆在電車教室上課,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把常識當做最重要的事情,與殘疾同學相處,收穫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平等,面對死亡的勇氣……


這是一本常常令人“心內一軟”的小說,小豆豆是什麼樣的小姑娘呢?

她養了一隻小狗,在玩鬧的時候,小狗不知輕重,咬破了她的耳朵,血流了一地,耳朵耷拉下來。小豆豆嚇壞了,但是她心裡最害怕的卻是“如果爸爸媽媽非常生氣,要把洛基扔掉,或者從此不管它了,那可怎麼辦。”

她保護自己的小夥伴,用手捂著耳朵,大聲喊“不怪洛基!不怪洛基!一點也不疼,不要對它發火!”她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擔心洛基,完全沒有覺得疼。

後來爸爸媽媽帶小豆豆看了醫生,纏了好多繃帶,她終於察覺到疼了,但依舊忍著不哭,害怕自己一哭,小狗就要受到責備。回到家,小狗怯生生的走出來,舔她那隻完好的耳朵,小豆豆抱住小狗的脖子,聞它耳朵的味道。

“爸爸媽媽都說很臭,可是小豆豆卻覺得那是讓人留戀的好味道。”


就是這樣溫柔的一本少兒讀物。小朋友看書是不設防的,他們給的反應很直接,很坦蕩,而《窗邊的小豆豆》每一筆都很柔軟,像一根羽毛,一下下的順著掃過。

而成年人,放下那些複雜的邏輯故事、枯燥的專業書或者深重的情感轟炸,放下那些成年人的酸楚和愛恨,以及愛而不得和恨而不能,放下所有需要調動的腦細胞,不去思考那所“巴學園”是否過於理想主義,永遠無法實現,不用考慮那一個個童話故事能否落地,會不會有後續——就把自己當做一個小朋友,去感受那根掃過的羽毛,這實在是一種心靈復健。

就算沉溺其中是一種墮落,也無法不在一些具體的時刻,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某句話,某個故事,從中汲取力量。

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長大太久,就會忘掉。我們以為看透了它的愚蠢、自私、卑劣就可以沾沾自喜,以為它充滿遷怒、暴力、刻意誤解和永不彌合的裂縫,都是常態就不應指摘,以為它無法變得更好,事實上它也從未變得更好,所以再去希望它更好就是犯傻——

但在童話故事中,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遵循何種法則,都已經清清楚楚,從不被質疑。


被心愛的小狗咬破耳朵後……

窗邊的小豆豆-(全2冊)-繪本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

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被心愛的小狗咬破耳朵後……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定價:79元

中圖價:65.6元

被心愛的小狗咬破耳朵後……

最後想補充兩句。

我常常藉由回想自己小時候讀的書,以及讀書時的感受,試圖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應該給孩子讀的書。

今天推薦《窗邊的小豆豆》,但其實是給大朋友們推薦的。它“經得起”審查也只是作為一個特點,而不是優點被提出。

如果要討論小孩子應該讀什麼書,為了儘量嚴謹、避免誤會,需要太多的篇幅,但那個標準絕不嚴苛——我不贊同在小朋友內心感受最豐富的時候,對文字的感知力最奇妙的時候,一切都還沒有長出繭子的時候,被過分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