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撰文|冉冉

監審|姚元至

出品|乳財傳媒




提起郭麒麟,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爸郭德綱”“德雲社少班主”“師傅是于謙”,是名副其實的“星二代”“富二代”,在“德雲社”這棵大樹下,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雖然,郭麒麟頂著星二代的光環,但不管對為人處事還是對錶演的本身始終秉承著一顆謙卑的心。他的身上很難發現“戾氣”二字,是真的溫暖純良之人。


減肥、參演電視劇、參加綜藝,不斷探索中郭麒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綻放。郭麒麟終於證明了他的優秀不是因為他是郭德綱的兒子,而是因為他就是郭麒麟。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他不是在蜜罐中長大


郭麒麟雖說是星二代,但真沒吃到“星二代”的福利。很多人以為郭麒麟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少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郭麒麟來到這世上為數不多的24年裡,是苦著過的。


郭德綱共有兩任妻子,一是胡中惠,一任是平劇大鼓演員王惠;1996年,胡中惠生下郭麒麟後不久,夫妻二人就分道揚鑣。


那時,郭德綱又正來北京闖蕩,只能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照顧,在長到6歲前,他只見過父親一面,是真正的“留守兒童”。


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有些孩子會從心裡怨恨父母,但是郭麒麟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相反,他還非常理解父親。


他說道:“他自己闖蕩北京,受了那麼多苦,自己條件都不好,根本沒法照顧我,我不怨他。他是那種有10塊,就給我和爺爺奶奶留9塊的人,若是他迴天津看我爺爺奶奶沒留錢,就說明他是真的沒有。”


郭德綱自己在北京也過得不好,租地下室住,還常交不起房租。


郭麒麟回憶說:“我小時候,父親生活條件不好。我和爺爺奶奶從天津來看他,他還得假裝自己過得很好,讓我們放心。其實那時候他真沒錢。人家房東來收房租,在門口踹門罵街,他躲在屋裡不敢說話。”


可是,父親這麼窘迫,都沒能阻止得了兒子對父親的崇拜,和對曲藝的熱愛。


或許是因為骨子裡有對相聲的熱愛,郭麒麟在小學時就非常喜歡說相聲,每次郭德綱迴天津,他都會站在板凳上聲情並茂的說一段,再讓郭德綱點評。


郭麒麟對相聲如此喜歡,郭德綱打心眼裡又高興又擔憂。因為那時候,他自己靠說相聲都吃不飽,若是兒子也走上這條路,以後還不定吃多少苦。


郭德綱不想讓兒子和他一樣窮困潦倒,但是郭麒麟在說相聲上的天賦確實讓他很驚訝。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退學說相聲


當別的孩子在享受童年的歡樂時光時,4歲的郭麒麟已經開始聽評書、6歲的郭麒麟已經開始在班裡給同學說相聲,15歲的郭麒麟已經早早退學,徹底投入了傳統相聲的行列。


但想學好相聲就必須的下苦功夫,相聲有很多規矩。郭德綱自己都說,他對郭麒麟狠不下心來,所以就讓他拜了于謙當師父。


15歲才退學正式學說相聲,和陶陽、燒餅、張雲雷這些“兒徒”相比,郭麒麟開蒙太晚。


論天才,他趕不上陶陽、張雲雷這些天賦型選手。論刻苦,他比不上岳雲鵬、孔雲龍這樣肯下苦工的相聲演員。


論創作能力,張鶴倫、孟鶴堂等一大批師哥珠玉在前。抬眼四望,能留給他的路幾乎一條沒有。


郭麒麟早期輟學後,非常不被人認可,大家會說,非科班出身的人、無一技之長說什麼相聲湊什麼熱鬧,外界的評論帶給郭麒麟很大壓力和自卑,他就去父親說“為什麼他們就不能瞭解我之後再做評價?”


郭德綱告訴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學會面對這些批評與評價,尤其那些不瞭解你的人給你的評價,你需要學會面對。


翻看他早期的表演視頻,大封箱時,在一眾師兄弟的笑鬧中,他一個人鬱鬱寡歡,習慣低下頭,雙手垂立站著。


有人跟他說話,就說幾句,沒人跟他說話,就一個人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整個人流露出一種怯弱、自卑的情緒。


郭德綱對他的要求就是:“別人能不尊重相聲,但是你不能!別人能胡說,但是你不能!別人能偷奸耍滑,但是你不能!”


在德雲社,郭麒麟的待遇還不如師兄們。段子背不出來,他第一個要挨罰;犯了錯,他首當其中要挨訓;人越多,郭麒麟越是被罵的那個。


不為別的,誰讓你是郭德綱的兒子,誰讓你自己要踏上這條路!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家教甚是嚴厲


郭德綱信奉打壓式教育,是名副其實的“嚴父”。不但在外面罵他,在家還要罵他,直到把郭麒麟的性子磨沒了才算完。


因為郭德綱認為“把該吃的苦在家吃了,去了社會上就少吃,不是壞事”。


用郭麒麟自己的話說:“我爸瞪我一眼,就能給我造成一萬點傷害。”


小時候的郭麒麟很愛吃肉,不喜歡吃菜,為了讓他不挑食,老郭只讓他吃青菜,但郭麒麟不願意,不吃飯,使勁哭。老爸就把飯盛出來放在一邊:餓的不行的時候,自然就吃了。


他給兒子立下了一套規矩:“師兄們來家裡吃飯,他必須站起來打招呼,打了招呼還不算,還得給師兄們端茶倒水;師兄們跟著老爸坐著談話,他是小輩就必須站著聽,站著聽還不算,必須得安安靜靜;吃飯的時候,什麼好東西,要先緊著師兄們吃,師兄們吃完了,才輪到他去吃。”


郭德綱自己也說,兒子從小接受的,是他的這些“非正常待遇”。但他也正是希望這些家裡立的規矩,這些“挫折教育”,能讓孩子在接受社會的“毒打”前,先經歷過自己的“毒打”,產生免疫。


對此,郭麒麟倒也坦然接受了:“我小時候家教就是一定要把所有的苦在家裡都吃光,所有的罪在家裡都受了,這樣出去別人再怎麼評論,你才不往心裡去。所以現在再遇到這些東西,我已經處亂不驚了,再怎麼著也沒有小時候在家裡受的那個罪多,是不是?”


早已經歷了過多不該承受的經歷,所以郭麒麟的口中總是能說出與他年齡不匹配的成熟與世故的話。但好在郭麒麟也是認同父親郭德綱對他嚴苛的“放養式”管教的。


常有人說,郭德綱最好的作品就是郭麒麟,他教出了一個在當代的“稀有物種”。


不用跟那些個,只知道開豪車、泡嫩模、逛夜店的富二代相比,或者那些穿金戴銀的“星二代”相比,就算跟小康家庭的孩子相比,郭麒麟也算更知道“夾起尾巴做人”的懂事孩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骨子裡透出的教養


一塊醒木,一件大褂,一個話筒,一方舞臺。舉手投足皆有禮,一顰一笑自芳華。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嘴裡口若懸河,談遍天下事,眼裡星辰點點,看遍天下景。


郭麒麟有一萬種理由變壞,但是他卻長成了最好的郭麒麟。


不少人說:“郭德綱最好的作品就是郭麒麟。”


郭德綱在郭麒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郭麒麟什麼是教養郭麒麟的教養是骨子裡的體現出來的。


要想學藝,先學做人。這是他爸說過的,在他身上體現出來了。生子當如郭麒麟,郭麒麟的家教真的是很好的。


記得之前小嶽嶽說過,“郭麒麟但凡有一點嫉妒之心,他們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有一次,郭麒麟與華少一塊錄節目,郭麒麟主動給華少倒茶,茶倒的有些過滿,他說:不好意思 ,這杯我喝了,再重新給你倒一杯。


“酒要滿茶要”這樣的規矩還有多少人記得呢?或許記得,也不會把這些細節記在心上。然而,郭麒麟卻能做到。


一位音樂人誇獎了郭麒麟,是因為錄完節目以後,他和郭麒麟吃了一頓便飯,飯後郭麒麟主動將餐盒收拾乾淨,連桌子都擦了。郭麒麟不小心將油漬潵在地上,他就蹲下來把地板擦乾淨。


不僅如此,只要在與長輩同框時,長輩站著,郭麒麟絕不會坐著。在與父親一起參加節目時,郭麒麟都是站在父親的身旁,父親說話他總是認真地聽著。


他就是一個這麼有教養的孩子,他有著24歲不該有的穩重,懂得人情,懂得世故的人。


拱手叫一聲少班主,不是因為他的德雲社地位,而是因為他的才華與氣度,還有他的從容與豁達。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被認可


不管郭麒麟的相聲說的多好,不管郭麒麟有多努力,他都不會收到一句讚美。


隨著時間的流逝,郭麒麟反而在被罵的路上越走越順,成了為數不多星二代中的佼佼者。


2020《慶餘年》上線,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誰也未曾想到,引發第一波熱度的不是男主角張若昀,而是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


郭麒麟在《慶餘年》中“地主家傻兒子”的扮相,又可愛又搞笑,簡直是全劇的亮點,很討喜,也因為這部劇正式以電視劇演員的身份走紅了。


可有媒體問及郭麒麟:“《慶餘年》中的範思轍特招人喜歡,郭德綱有沒有誇過你呢?”


郭麒麟的回答十分出人意料:“我爸從來不看我演戲,我爸不知道我演了《慶餘年》。”言語中都透露出失落。


郭麒麟與父親郭德綱的相處模式是中國典型的父子相處模式,父子之間互相關心,但誰也不會主動積極的表達,只會藏在心裡。


時至今日,郭麒麟很在乎自己父母,他在乎自己大火的慶餘年父親是否知道,在乎父親是否有了解到自己的努力,而在2019年末上演的老舍先生的著作《牛天賜》的話劇演繹上,郭麒麟扛起了大旗,領銜主演主角兒牛天賜,在謝幕時,郭麒麟的父親郭德綱先生上臺給了這個24歲的男生莫大的驚喜,原來自己的一切父親都知曉,原來自己的努力父親有看到,一切的一切,千言萬語化作父子倆一個緊緊的擁抱,臺上的郭麒麟早已熱淚盈眶,這就是他不善言辭,嚴厲治家的父親。


當父親真的把這份愛,這份驕傲,擺在臉上、全部放進那個懷抱中時,收穫的,大概會是N倍疊加的愛。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郭麒麟:成了全民爭搶的“好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