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如果你有心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面的“關注”,為你解決心理難題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1

昨天有人和我聊起電影《大魚海棠》說:

電影中的女主椿,為了讓因救她不幸淹死、化作大魚的男孩能重新復活,讓家鄉父老遭了災,這根本不能算一個值得讚美的偉大形象,也不能算一個正面形象,網友們甚至評論她太自私,畢竟家鄉有父母有鄉親。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我幾年前就看過這部動畫電影,但也許因為時間久遠,只記得模糊內容,具體情節記不清了,但因為這次聊天,便又去看了一遍。

果然電影看第一遍時只關注主要劇情,會漏掉一些細節,比如電影開場第一句: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這是句話出自《莊子逍遙遊》,看第一遍時就沒注意到,或者被忽略了。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道家思想的精神內核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便是追隨自己的內心,拋開種種牽絆,追求極致的自由。

這樣,就基本定義了這部動畫電影詮釋的是道家的價值觀。

如果細細觀察,影片不但是這種價值觀,畫風也處處有體現:

椿的爺爺長髮飄飄、仙風道骨,外形極像古代的道士。掌管百草,而草木是自然中最常見之物。

椿的奶奶是一隻鳳凰,掌管百鳥,鳥也是自然界的可愛精靈。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影片中美麗的自然風光觸目皆是、賞心悅目。比如星空、雲海、海浪、森林、花草、雪花……畫面都十分唯美。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2

影片中還有許多用土和木頭為主要原材料的土樓和木樓建築物,而非用現代化的合成材料,有一種原始、自然之美感。

男、女主的姓名也是用大自然四季而命名,一個“椿”,一個叫“湫”,諧音“春”、“秋”。

再來看看影片中道家思想內核也是貫穿全片的:

椿的爺爺奶奶一個是人,一個是鳥,跨越種族界限,也暗示打碎規則、追求自由、自我的含義。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椿的爺爺是最支持椿的人,原因就是他自己就是同樣的人。

人生旅程中,有時遇到像自己的人,或者像以前的自己的人,我們都更願意去支持,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支持他就是支持曾經的自己一樣啊。

影片中椿的爺爺總是對椿說,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臨死前爺爺還對椿說了這麼一段話:

“萬物都有它的規律,誰都要過這一關,我知道你在做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所有人都會反對你。但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那麼對錯都是別人的事,你跟著自己的心意去走就可以了”。

這一段話更加明顯體現了順其自然、追隨內心的道家思想。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3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從古至今,各種思想學說很多很多,而對多數人影響較大的應該是儒家和道家。

儒家中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

這種思想就和道家思想形成了衝突,因為道家“順應自我”,儒家“克己禮讓”,觀眾的不滿其實也沒對錯,是不同有著的價值觀。

有人重自我實現,有人重大局、重集體。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大魚海棠》中的椿並不是個自私的女孩,她只是需要自我救贖

但在我第二次看完這部動畫影片後,發現影片美中不足的一點是:

影片中人物的行為並沒有足夠的理由可以支撐。

比如椿和鯤只有幾面之交,最多隻是略有好感,不足以支撐女主為之與全世界為敵,去做一件那麼驚天動地的事。如果是因為女主因自己的失誤而產生的愧疚和自我救贖行為,那還是說的過去的。

椿和湫之間的故事稍微好一點,但同樣單薄。一個男孩為了初戀情人可以付出一切,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畢竟少見。

而就算這樣也沒能感動椿,椿的眼裡始終只有鯤,這可能是網友們不滿意的原因之一。

END.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這部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