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產業讓薩熱依村成了富裕村

民豐縣薩勒吾則克鄉薩熱依村在短短几年間,從一個貧困村變成了全鄉的富裕村。談起村裡的發展變化,村民紛紛表示: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養鴿合作社功不可沒,縣農業農村水利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功不可沒。

薩熱依村2016年前還是個貧困村,人均耕地僅1.2畝,村民思想保守,不肯走出家門就業創業。縣農業農村水利局“訪惠聚”工作隊駐村後,及時研究制定產業扶貧發展思路,根據村民的養鴿傳統優勢,幫助成立了助民養鴿合作社,37戶貧困戶入社,利用扶貧項目資金每戶入3000元乾股,由合作社統一養殖、統一收購和銷售,社員每年分紅1500元至2000元。

養鴿合作社技術員吾卜力·卡斯木以前就喜歡養鴿子,但由於沒有產業依託,養的鴿子賣不出去,加上不懂防疫技術,辛苦了一年也掙不上幾個錢。合作社成立後,工作隊從內地請來技術員手把手地教,他不僅學會了飼養孵化配種技術,還學會了防疫防病技術,成為了一個養鴿高手,並帶出了一批徒弟。

為做大做強鴿產業,工作隊還幫助村裡成立了養鴿互助組,一名黨員帶19名剛脫貧的家庭,黨員每人出10000元入股,村民每戶用10000元貼息貸款和10000元政府扶貧補貼資金入股,每年每戶分紅6000元。

2018年,工作隊還爭取項目資金,幫助村委會辦起養殖合作社和養驢合作社,使村民致富的路子越來越寬廣。村民奧斯曼·麥提斯迪克管理著互助組的養鴿場,他的妻子吐米爾罕·買提孫在鄉里開了一家商店,全家人年收入達到5萬元。

“現在,產業發展激發了村民的務工積極性,大家都積極轉移就業,有的參加了養鴿合作社,有的參加了養殖合作社和養驢合作社……現在轉移就業的總人數增加到180人。”薩熱依村黨支部書記亞庫普·買提圖爾蓀高興地說。

“我們村已經脫貧3年了,在這3年時間裡,縣委、政府以及鄉黨委對我們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在產業發展和村民就業方面給我們找出路、想辦法。這3年,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精神面貌和生活質量提高了,戶戶都有存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發揮好幫扶作用,責任上肩,把薩熱依村建設得更美好。”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小平說。


來源:和田日報(ID:htrbwx)通訊員 阿卜力克木 阿卜杜喀迪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