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或學習,是對自制力強弱的最佳考驗

疫情期間,在家裡辦公、學習成為了許多人的常態化行為,但對於自制力不強的人,處於類似於家庭這種十分放鬆的環境中,很容易出現分神或習慣性拖延。上週,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31.7%的受訪者覺得自己自制力好,92.0%的受訪者覺得需要提高自制力。(3月19日 中國新聞網)

平時在單位或者學校,處於一個緊張忙碌的整體氛圍下,大多數人都會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就能集中精神、抓緊時間。但是如今“困”於家中,缺少了以往激發自己幹勁的外在環境的“幫忙”,無論是聽網課,還是忙工作,全都“自己說了算”,此時,一個人自制力的強弱,無疑得到了最直觀的考驗。

有的人徹底放鬆自我,一覺睡到中午,即便醒了也賴在床上“甘當俘虜”;有的人任由網課裡的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能做到“左耳朵進右耳朵”,神遊千里之外;有的人三分鐘忙於工作,一小時打局遊戲,半天的工作量可以忙碌兩天。顯然,這些人的自制力幾乎為“負數”,所謂的居家辦公或學習不如改為在家睡覺或玩耍,不是工作之餘放鬆一下,而是無聊之餘忙碌一下。

但是也不乏那些每天按時作息、工作則一絲不苟、學習則全神貫注的人,他們善於利用時間、妥善安排規劃,並且能夠“不打折扣”地落實到行動中,同時注重剋制自身的“感性衝動”。他們自制力十分強大,在家裡同在單位、學校並無二致,甚至節省地交通時間能夠讓他們更加快速地完成自身的工作或課業。

根據調查顯示,近九成的人認為自身的自制力有待提升,換句話講,絕大多數人在這場關於自制力強弱的考驗中無法過關。事實上,自制力的強弱對於一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可在這場“自我禁閉”的考驗中依然那麼多人吐露自己自制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問題平常顯露得不夠明顯,二是缺乏改變提升的行為。

正所謂知恥而後勇。只有充分認識到自身自制力薄弱的問題,認識到繼續如此斷然與心中所願所想南轅北轍,才能化壓力為動力,切實用行動來實現自身自制力的提升。其實這並非“難於上青天”,既可以通過列計劃表分解任務、步步為營;也可以通過設定時間段集中攻關、加壓奮進。要知道,即便疫情結束,居家辦公或學習不再是常態,但關於自制力強弱的考驗卻不會消失,而只有先學會掌控自己,才能最終做到掌控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