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飄香 評地區北路梆子劇團新編現代戲 香火

最近,忻州地區北路綁子青年團演出一出新編現代戲《香火》,觀者無不叫好。這出戏在“中國人口文化獎”評比中名列前茅,榮膺劇目綜合獎。國慶前夕,該劇在省城彙報演出,贏得陣陣掌聲。這出戏好就好在它不僅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且滲透著濃郁的地域文化。《香火》這一齣戲,從劇本、音樂、舞美到演員的表演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立體的晉北民情風俗畫。

香火飄香 評地區北路梆子劇團新編現代戲 香火

大幕還沒有拉開,一曲晉北民歌就已將觀眾帶人一種特定的文化氛圍。緊接著,便出現瞭如下鏡頭:老長壽帶著兩個兒子求送子娘娘賜孫。傳統的生育觀是中國古老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黃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們用言傳身教向後輩子孫灌輸著這種傳統文化-------開頭的一幕,為整個戲奠定了基礎。隨著劇情的展開,這種傳統的生育觀被層層剝開,逐步暴露了它對人性的扭曲,對人的尊嚴的傷害。

香火飄香 評地區北路梆子劇團新編現代戲 香火

《香火》的編導們是了不起的。計劃生育,本來是一個難於表現的主題,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可他們卻巧妙地用一組家庭中人物素描極其自現的然地表現出來了。

在這出戏中,演員的表演和唱腔是耐人咀嚼的。上場的幾個人物各具特色,既有典型性,又有鮮明的個性。楊仲義不愧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他以自己深厚的藝術表現功力,刻畫了老長壽這一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農民形象。作為《香火》劇中的核心人物,老長壽身上傳統文化的糟粕與優秀品質並存。一方面,他以兒孫滿堂“香火旺盛”為榮,併為之求神拜佛,拿出祖上留下的“續根銀元”和老宅院做獎賞,鼓勵他的兒子兒媳們為自己多生孫子。另一方面,老長壽以正直、誠實為做人根本,當他在縣城車站發現自己的長子大根為生兒子裝瞎賣藝騙錢,並欲昧自已丟失的錢時,痛心疾首,望著大根說:“不,你.......你不是我的兒子!”老長壽這一人物的身上交織了許多矛盾、困惑。要演好這個人物是不容易的。楊仲義卻演得栩栩如生分寸得當。他在整個一齣戲中,唱、念做功樸實自然。《香火》一劇中,長壽的二兒媳蜜桃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賈粉桃扮演。蜜桃是《香火》一劇中的關鍵人物。她勤勞質樸,忍辱負重,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可她偏偏結婚六、七年,沒生下“一男半女"!就為這一條,使她家裡家外處處受譏受辱。在鄉計生員的幫助下,她才決定與自己的丈夫二根去計生指導站做檢驗。檢驗的結果出乎意料,是二根身上的問題。於是,受古老文化束縛的人與人的關係出現了反差,產生了一場“離婚”風波。在這裡,蜜桃有一段唱,動情處,句句攝人魂魄,催人淚下;激越處,有如黃河決堤,一瀉千里,令觀眾讚歎叫絕。

香火飄香 評地區北路梆子劇團新編現代戲 香火

縱觀《香火》一劇,給我們一種晉北黃土地文化的震撼!地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給我們留下豐厚的遺產,也給我們留下一些需要淘汰的陳規陋俗。揚什麼?棄什麼? 值得我們反思。我們渴望像《香火)這樣有文化品位的戲不斷出現,我們在呼喚,時代也在呼喚。 (2000年)

香火飄香 評地區北路梆子劇團新編現代戲 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