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融危機時美元指數走高?

妞妞寶寶淘淘


美元指數走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投資者拋售手中的股票期貨以及大宗商品導致的美元流動性短缺造成的。

。受到國際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原油價格暴跌的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大幅下跌,不管是股市債市期貨還是大宗商品,均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其中美國股市連續兩週出現大幅下跌,並且觸發4次熔斷,投資損失慘重。

由於恐慌情緒的上升,投資投資者開始拋售手中的股票以及其他風險資產兌換成美元,導致美元流動性短缺,美元指數大幅上漲

美元指數大幅上漲,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特別是歐元的貶值,導致美元指數大漲。

不過各國央行採用寬鬆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特別是美聯儲的貨幣寬鬆計劃推行之後,美元指數將逐漸恢復正常。

美元指數的大漲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恐慌情緒的上升,全球資本大跌,包括股市,債市,期貨大宗商品,投資者拋售手中的風險資產,兌換成美元,導致的美元流動性短缺造成的。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奇怪的是,很多人在美國遇到危機的時候第一時間是認為美元匯率會崩潰,完全不知道現在的國際金融市場是投機市場為主。各種資產之間是一種相對比價,而不是絕對比價。當年金本位的時候,黃金是基準,而如今並沒有一種唯一的基準,沒有真正的世界貨幣。

華爾街很多槓桿交易,這些槓桿交易在股票下跌的時候,需要追加保證金,大量的投資人賣出股票,不再流入股市,而是買入美國國債來避險。那麼美元呢?這個時候美元需求大增,市場流動性緊縮。因為大家都不買股票,借不到錢,那麼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流動性緊縮。這種緊縮,一百年前凱恩斯就說了,叫流動性陷阱。一旦陷入,就惡性循環疊加。更多的人不出借美元,得不到美元的市場更加緊縮。緊縮——匯率上升。

這就是美元指數走高的道理。另外美債的道理也一樣,因為美國國債被當做無風險資產,所以大家買入,面值升高,國債的到期收益率降低。當然不同國債命運不同,比如意大利國債就不是一種避險產品,體現為收益率增加,意大利國債價格下跌。

每一次危機,都經歷了流動性枯竭。枯竭不是因為央行不給錢,而是投資人沒有信心將錢投資到股市上面。而選擇了儲蓄,或者買入避險資產,比如美國國債。

很多人說,經濟危機後美國崩潰了,匯率貶值,國債沒人要。其實每一次這種都是相反的錯覺認識。每一次危機,美債都是搶奪的關鍵金融產品,美元幾乎都是升值的。

那麼什麼情況下經濟危機還美元不升值?當美國經濟高通脹,而且企業利潤很低。就是滯脹的情況下。此時美元信用不佳,大家即使不買美股,也不會持有美元和美債,而是會離開美元資產。滯脹高通脹使得美元持有也不划算。這種情況類似於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的時候。


財經紙老虎


美元,只有美元才是世界各國的通行、通用貨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使各國供應吃緊,只有換美元交易平衡,而今歐盟、俄國貨幣大貶值,如此參比美元更升,何況股票做空都換成硬通幣——美元,是故金融危機反使美國斂財,美國製造,當然美國獲益非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