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類村區級聯繫領導每週幫扶不少於兩次,通川區創新貧困村“ABC”分類幫扶

3月18日,一項有關貧困村的創新分類舉措通過了中共達州市通川區委五屆第112次常委會,並在會上對貧困村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做出了這些規劃。


為進一步抓好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全面對標補短,近日,通川區委區政府及各鄉鎮街委、區級扶貧專項部門,按照“兩評一核”的方式對全區45個貧困村展開了分類摸排工作,本次共摸排評定貧困村45個,並將45個村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示範引領村13個B類鞏固提升村25個C類對標補短村7個,並分類施策,對三類村分別制定了三種幫扶計劃。


幫扶計劃:擬將A類村支持納入省、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規劃,由各區級行業部門制定提升方案,鞏固強項、補強弱項、整體提升,區級聯繫領導、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半月到村開展幫扶工作不少於1次。

擬將B類村支持納入區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規劃,由各區級行業部門制定提升方案,穩定強項、補齊弱項、整體提升,

區級聯繫領導、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週到村開展幫扶工作不少於1次。

C類村將由各區級行業部門制定提升方案,補齊弱項、整體提升,區級聯繫領導、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週到村開展幫扶工作不少於2次。


近年來,通川區將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責任、民生工程,舉全區之力團結一心、攻堅克難,於2017年在全市率先“脫貧摘帽”,為2020年脫貧攻堅“大考”前的初步測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並於2019年成功創建“全省鄉村振興十大先進縣”。


C類村區級聯繫領導每週幫扶不少於兩次,通川區創新貧困村“ABC”分類幫扶


未來,如何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通川區給出了這樣一份答案——充分整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支力量,成立“1+13+17”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指揮部架構,將貧困村實行“ABC”三級分區分類施策,精準謀劃“1234N”(即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帶;南北兩環鄉村振興核心示範區;碑廟農耕文化、梓桐紅色文化、北山詩歌文化三條走廊;羅江生態宜居、蒲家特色產業、江陵產村相融、雙龍生態保護四個特色鄉村振興示範片;N個散點示範打造)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暨鄉村振興抓點示範路徑。


通過此次摸排,通川區還梳理出了各貧困村及非貧困村道路交通破損路面需修復整治99處共12.23萬平方米,安全飲水鞏固提升61處、維修養護45處,危房改造200戶,涉及到飲水安全、住房安全、道路交通等6個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並將儘快啟動專項對標補短計劃,確保貧困村短板弱項全面補強,脫貧成效全面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