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小時候是苦過來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小時候一樣還要吃苦。所以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的寵愛,孩子的要求父母們也都是儘量的滿足。這就導致很多“熊孩子”的誕生,說到“熊孩子”想必很多人都會敬而遠之,因為他們的破壞能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熊孩子弄壞20萬的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絕。

小柯是動漫迷,平時十分節儉的他,錢只捨得花在買手辦上。可是說是收集,手辦的瘋狂愛好者,現在家裡急收藏者很多限量款的手辦,加起來都有20多萬,可以說是他的命根子。一天遠方的親戚來家裡做客,剛好帶著他們家的孩子洋洋一起來,親戚家的孩子就是“熊孩子”一枚,之前就有聽其他的堂姐妹抱怨過,洋洋的破壞功力,把堂姐的5只口紅,全部給弄壞了,氣得堂姐,都想揍人。但是親戚就是典型。兒子控,事實都維護她的兒子。

“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所以這次洋洋來,小柯也是有點擔心,特意將放“手辦”的房門關了起來。誰知道,洋洋趁著小柯去樓下賣水果的功夫,將小柯的“手辦”全部都摔倒了地上。看見這一步的小柯,十分的生氣。親戚看見這個情況,也是十分尷尬,說不好意思,不然配給小柯。但是聽見小柯說出了價錢以後,親戚瞬間變臉說到:一堆塑料就想訛錢,是不是太過分了。

小柯也不想和親戚多爭辯,之間就將親戚告上法院,讓親戚把錢賠給自己。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壞習慣,都是父母給慣出來的。因為沒有對孩子進行好好的管教,讓孩子養成了囂張跋扈的性格。

“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熊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

我想很多身邊有“熊孩子”的,都體驗過,他們的破壞力和殺傷力。我有一個親子,因為老來得子,所以對這個小兒子是十分的寵溺,幾乎是滿足孩子的任何理由。所以孩子自然就養成了目中無人,自私自利的性格和壞脾氣。有一次來我們家做客,因為他想讓我陪他下樓玩,我不願意,他就直接衝進我房間,把我化妝桌子上的護膚品全部摔掉了。氣得我直接過去就抓去了一頓打,也不管他爸媽會不會生氣。新聞上報道過很多“熊孩子”破壞公物或者隨意大人的事情。說到底,都是父母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預防孩子變成“熊孩子”

  • 1.父母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了,父母總是會以孩子還小的理由,來包庇孩子的錯誤。這樣就會把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要自己為自己行為負責。只有孩子自己承擔了後果以後,他們才會知道這件事情會對別人造成多嚴重的影響,和後果。這樣孩子們以後就會有所警惕,害怕任性帶來的後果。

  • 2.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要進行評判教育,適當的懲罰

很多時候,“熊孩子”之所以一二三再而三地搞破壞,犯錯,就是因為每次當他們犯錯的時候,父母總是包庇他們,讓孩子覺得他自己的行為是可以被允許的。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嚴厲的批評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如果碰上講不聽的孩子,該打的時候,父母們也不要手下留情。

“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要求賠償卻被拒

我相信每個孩子的本性和本質都是好的,所以孩子的好壞,很多時候是來自父母的管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