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插圖:《西遊記》美猴王

文|紅塵情不語

大鬧天宮的美猴王,遊戲人間的“濟公”都是我們記憶裡最為深刻的藝術形象,是我們童年的回憶,心目當中正義的代表,曾幾何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像他們一樣,神通廣大,懲奸除惡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英雄。

他們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和“遊本昌”兩位老先生,也憑藉著飾演的這一角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藝術家。

一千個讀者的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在我們的心裡“美猴王”和“濟公”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只是,藝術它是廣闊無垠的天地,它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我們可以儘量的用我們自己的想法,表演,去詮釋一個藝術人物的形象。

但是,我們也不能阻止別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他們,我們需要有這個開放的胸襟。

因為藝術,最美麗的地方就在於它應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

而在這一點上,遊本昌和六小齡童兩位老先生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本來都是受人尊重的老藝術家,可是在社會的風評卻是截然不同。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遊本昌先生,是一個相當豁達大度的人,對於人生的見解獨到,對自己的評價也是相當的謙虛。他雖然很成功的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灑脫,瘋癲,詼諧,正義的“濟公”形象。

可是,他卻對此看得很開,他說“濟公是神仙,我只是一個演員,我們兩個人只是合作的關係。”對於其他的扮演者,只要沒有把濟公演成一個壞人我都能夠接受。

眾所周知“濟公”這個藝術形象曾經多次被搬上了熒屏,周星馳,陳浩民等都曾經演繹過“濟公”。但是遊本昌先生卻並沒有公開的說他們表演得怎麼樣,他們改編的版本有什麼“離經叛道”的地方。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也許,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和濟公只是一個合作關係,我並不代表著濟公,只要其他的表演者沒有顛倒黑白,怎麼樣來演“濟公”是表演者的自由。”

而相比較於遊本昌老先生的豁達大度,六小齡童卻是少了一份這樣的灑脫,他本人曾經就多次的批評了,其他“孫悟空”的扮演者,說他們是離經叛道,褻瀆了“美猴王”的這個藝術形象。

這其中就有周星馳扮演的“至尊寶”,孫悟空該不該有情呢?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我記得有一句話叫做“天亦有情天亦老”,萬物有情,為何“降妖除魔”的齊天大聖就不該有情了呢?

六小齡童之所以時至今日,社會評價褒貶不一,譭譽參半,最主要的就是,他不應該把自己和“美猴王”綁定在一起,要知道是“美猴王”成就了他,而不是他創作了美猴王這一藝術形象,他好像忘記了他只是一個演員,只是在演別人的故事。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遊本昌,六小齡童晚年風評天差地別,人生如戲,戲未必就是人生

當初《西遊記》能夠出來,導演楊潔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這些年因為六小齡童的喧囂炒作,往年他和楊潔導演的不快,在楊潔導演的葬禮上,為自己的電影打廣告的事情,也被更多的人在詬病。

真誠的希望六小齡童能夠向遊本昌老先生學習,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演員”,不要一輩子都把自己當作“美猴王”來炒作,人生如戲,可戲不是你的人生,從“美猴王”裡走出來,做你自己不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