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企分化加劇 凸顯車市“馬太效應”

中國財富網訊 中國汽車市場在連續兩年產銷同比負增長後,今年前2個月再度呈現大幅下滑。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25.2萬輛,同比減少78.5%,1-2月零售銷量累計同比下降41%;統計結果表明,疫情因素的影響遠大於春節因素的干擾。

市場下行的同時,國內車企特別是合資車企間的分化,也在逐步加劇,市場“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分國別來看,今年前2個月,日系、德系品牌表現突出,其中日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幅比市場平均水平高出12.6個百分點,德系則高出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韓系車今年同比降幅超過50%,市場份額不足5%;法系車同比下跌接近80%,市場份額低至0.3%。

從產品投放節奏來看,德系、日系品牌在2018年到2020年有多款新車型問世,包括改款、換代車型和全新車型。如一汽-大眾大眾品牌自2018年以來陸續推出的探歌、探嶽、探影等SUV車型,已成為該品牌重要的增長點;今年內,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還將再推出一款全新旗艦型7座SUV車型,進一步完善其SUV產品線。

日系品牌方面,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去年分別推出了主力轎車卡羅拉和雷凌的換代車型。此外,一汽豐田SUV榮放完成了換代,廣汽豐田今年也推出了全新SUV威蘭達。另一日系合資車企廣汽本田去年11月推出的全新SUV皓影,同樣銷量表現不俗。

與德系、日系品牌密集的新車攻勢不同,法系品牌產品更新節奏放緩,車型競爭力也隨之減弱。這是法系品牌銷量持續下滑、市場份額萎縮的主要原因之一。

韓系品牌儘管近年來持續推出新車型,但銷量主力仍為主打“性價比”的中低端產品,在高端化方面始終未能取得突破。

事實上,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兩個韓系品牌合資企業,此前也曾憑藉“性價比”策略取得成功。2013年至2016年,北京現代曾連續四年銷量突破百萬輛,東風悅達起亞也在2016年達到65萬輛的高峰。但自2017年以來,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場銷量大幅減少,去年北京現代銷量為71.6萬輛,同比下滑9.4%,東風悅達起亞銷量僅有28.99萬輛,不及巔峰時的一半。

2018年至今,北京現代先後推出了昂西諾、菲斯塔、第四代勝達等車型,在產品設計和科技配置方面有了大幅提升,但並未收穫預期的市場反響。同時,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家用轎車及小型、緊湊型SUV市場同樣給韓系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今年,北京現代將推出B級轎車索納塔的全新換代車型——第十代索納塔,這是北京現代旗下的旗艦車型。但綜觀國內B級轎車市場,大眾帕薩特和邁騰、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等主流車型月均銷量均在1萬輛以上,而現款索納塔2019全年銷量不足2500輛,在細分市場徹底邊緣化。換代後的第十代索納塔如何有效建立市場認知度,仍是北京現代亟待解決的課題。

目前,隨著各地有序復工,汽車市場有望在年內迎來消費需求的集中釋放。市場逐漸復甦或將為處於優勢地位的日系、德系品牌帶來更多機遇。急劇下滑的法系和韓系品牌,在疫情過後仍將面臨極大的考驗。

《中國消費者報》原副總編輯李曉光表示:“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發展迅猛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民購買力的提升,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汽車品牌間的高強度競爭。”李曉光認為,目前應該沒有汽車企業不把中國市場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予以對待,而“存量時代”的過快顯現導致競爭更加趨於激烈。

“韓系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成功源於其‘性價比’優勢和各種優惠服務政策,這在幾年前的中國市場也是行得通的。但當前的中國消費者選擇範圍很大,上有豪華品牌放下身段後的‘跪式服務’,下有自主品牌優越的‘品價比’抗衡,韓系品牌處境愈發尷尬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欲在中國市場放棄‘性價比’,強推‘高端化’的產品策略或將對自身市場份額產生更為明顯的‘擠出效應’。”李曉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