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履約交付+再籤新單一個都不少

中國船舶:履約交付+再籤新單一個都不少

外匯天眼APP訊 : 3月19日,《證券日報》記者拜訪了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船舶大廈,戴著口罩、春節後工作至今的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船舶)工作人員們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據介紹,年初至今,該公司建造及修理完工船舶合計42艘,建造完工大功率柴油機26臺。1月21日至2月6日,公司成員企業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共有15艘船相繼完工出廠;3月10日,全球最大木屑船在中船澄西下水。2月18日,成員企業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一座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交付離廠;3月7日,隨著一艘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出塢,一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艏艉、兩個巨型分段同時起浮,備受關注的擁有“中國第一長度船塢”之美譽的外高橋造船大型郵輪船廠適應性改造重點工程——2號船塢改造項目主體結構完工。

中國船舶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履約交付捷報頻傳說明了公司排除一切困難,全力以赴保交船的決心。

復工復產進行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船舶及下屬成員企業根據形勢分析研判,及時作出了“戰疫情、保交船、搶訂單”的各項工作部署。

據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作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船舶海工業務上市公司的中國船舶在疫情期間主動作為,緊抓復工復產,春節期間其重點項目就未曾停工,而從2月10日開始,公司主要工作人員就已大部分就崗。

“作為一家央企上市公司,中國船舶承擔著社會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更要彰顯軍工央企的使命擔當。”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強管理始終貫穿在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之中。公司及成員企業通過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加強人員、成本管理,實現有效的降本增效。在既要保證人員身體健康,又要保證有足夠數量的勞動力維持生產和企業運作的前提下,公司及成員企業建立了無死角、無漏洞的人員健康管控體系,加強對現場生產人員的出入核准、隱患排查等相關管理工作。

此外,公司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部分人員遠程辦公,通過遠程辦公在減少接觸的同時保證效率不降低。面對疫情帶來的經營、履約和勞務糾紛等風險,公司通過積極推動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加強風險預判,提升風險控制能力。

重組併購持續進行

2月25日,中國船舶重大資產重組並募集配套資金事宜順利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核準批文。

參與重組併購工作的公司人員對記者表示,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雖然存在,但重組併購事項以及各類手續工作都在持續推進。

中國船舶方面表示,南北船合併以來,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上市公司也由此迎來更大的機遇,所以公司方面在加緊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通過本次資本運作,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核心的江南造船等軍民船業務整合進入上市公司,將進一步強化中國船舶作為中國船舶集團船海業務上市平臺的定位,發揮船海業務的協同效應,推動船海產業做強做優,提升和發展中國船舶集團的核心優勢。公司後續還將募集配套資金用於江南造船數字造船創新示範工程項目等項目,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疫情的挑戰與機遇

“此次疫情對我國船舶工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挑戰與機遇並存。疫情的影響本身對行業就是一種產能出清,這給予大型船舶製造公司一個行業整合、提升競爭力的機會。”中國船舶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當被問及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公司的影響,該負責人表示,這在某些方面看對公司也是機遇。“航運企業成本下降,各國原油進口需求激增,也將使得運輸需求激增。航運企業也在油價和造船價格均低的同時增加造船訂單。”

據悉,2月28日,中國船舶旗下的外高橋造船與新加坡船東簽署2艘15.8萬噸蘇伊士型油船合同,這是外高橋造船自主研發設計,在已交付船型基礎上開發的新一代綠色節能型油船,滿足最新規範要求,各項性能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雙方調整原定的面談方案,經過反覆的書面溝通、召開視頻會議進行談判,最終促成了簽約。更重要的是,這還是雙方繼2019年12月簽約全球首艘21萬噸雙燃料散貨船項目後,短期內再次簽訂的新訂單,開啟了多船型領域合作的新篇章。

此外,公司成員企業滬東重機有限公司於近期成功承接2份盾構訂單,簽訂5+3臺低速柴油機合同,獲得首批6G70ME-C10.5-GI-HPSCR雙燃料低速機,標誌著滬東重機MANES專利的GI雙燃料訂單實現零的突破。

疫情帶來的變化是持續的、複雜的,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市場的變化,

3月19日,《證券日報》記者拜訪了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船舶大廈,戴著口罩、春節後工作至今的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船舶)工作人員們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當被問及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公司的影響,該負責人表示,這在某些方面看對公司也是機遇。“航運企業成本下降,各國原油進口需求激增,也將使得運輸需求激增。航運企業也在油價和造船價格均低的同時增加造船訂單。”

疫情帶來的變化是持續的、複雜的,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市場的變化,未來的情況很難預知,但是,我們作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造修船企業,會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持續做好經營承接工作,使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公司負責人透露,目前,公司的一批重點訂單正在洽談過程中。

未來的情況很難預知,但是,我們作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造修船企業,會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持續做好經營承接工作,使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公司負責人透露,目前,公司的一批重點訂單正在洽談過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