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裡來了一位“空姐”守門員


社區裡來了一位“空姐”守門員

東西湖區科協,90後黨員 李阿婷


“您好,請出示您的健康碼!”,“您好,請問您是上班嗎?請把您的通行證出示一下,謝謝!”吳家山街額頭灣社區富麗雅小區門口,每天早上迎著朝陽總會出現一個聲音甜美、清雅秀麗的身影,耐心溫柔的忙著為上班人員測體溫,掃健康碼,檢查通行證,她就是區科協黨員,90後“空姐”李阿婷。由於她笑容甜美,大學實習時曾接受過動車組乘務員標準訓練,又是標準普通話一級水平,氣質溫婉,優雅大方,總是被小區居民好奇的問:“你是不是來當志願者的空姐呀?”,她總是羞澀的說,不是的,我是一名普通黨員,也是一名普通志願者。

疫情初始,還沒放假,她和孩子就病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感染了,每天堅持在家服藥,待病好了,堅持在家辦公,過了14天隔離期,就立刻向單位申請下沉社區,可是沒有公共交通該怎麼辦?她心急如焚,這個時候,我一定要貢獻自己一份力量。於是找來家裡以前的舊自行車,讓老公修好,騎上,雖然車子不太好騎,又不熟練,騎在路上總是歪歪扭扭,好在路上車也少漸漸也熟練了。但是又遇到了難題,沒有防護服,正好下雨,騎自行車要穿雨衣,於是就找來一件雨衣穿上當做防護服,口罩戴上,就算防護齊全了,信心滿滿踏上抗疫一線,這件“鎧甲”雨衣一穿就是一個多月。

為了使已經脫貧的困難戶不因疫情再次回到貧困,每天忙完了社區的崗位值守工作,回到家中,她總是趕緊抽空給區科協對口的5家已脫貧戶挨個打電話,詢問家裡人身體健康狀況怎麼樣,有無發熱現象,家裡臥床的病人和老人常備藥夠不夠,缺不缺生活物資,並叮囑安心隔離,有困難可以隨時給她打電話,她會第一時間上報,尋求解決。困難戶中有一位聯繫人是80多歲老人,常常接到她的每日詢問電話後,說小李的聲音好聽,又是像自己的孫女一樣的年紀,總是忍不住想和她聊聊天,誇讚黨的政策好,社區裡有發愛心菜,也有網格員幫忙團購藥品,現在家裡柴米油鹽、菜和水果都有,沒有什麼困難,雖然不能出門,但是這是特殊時期,大家都能克服一下都能挺過去等等,往往不知不覺就是半個多小時,3歲多的女兒看到媽媽好不容易下班回來還要不停的講電話,有點鬧情緒,她也柔聲細語的耐心和女兒講解:有位老奶奶年紀很大了,一個人在家裡,媽媽很擔心她,所以要每天打電話問問有沒有需要幫忙,你能理解媽媽嗎?女兒總是懂事的點點頭。

社區裡來了一位“空姐”守門員

3月15日,因幼時患小兒麻痺症導致精神一級殘疾,並於2016年成功脫貧的困難戶徐詩紅的妹妹打來電話,說70多歲的父親年前做了手術,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沒有康復,雙下肢腫脹並伴有其他症狀,家裡只有3人,母親因居家隔離時間長,再加上要照顧不能自理的徐詩紅和老伴,精神狀況也不太穩定,於是向扶貧隊求助,把父親接到漢陽妹妹家裡居住,小李接到電話進行詳細瞭解並安撫對方情緒後,第一時間上報扶貧隊,聯繫街道社區幫助解決通行證,其父親當晚就被成功接到妹妹家裡,得到妥善照料,小李終於鬆了一口氣。下班後電話再次響起,原來是其父親病情惡化,在醫院檢查出有腦梗跡象,需要住院治療而醫院排不到床位,心急如焚的她控制不住情緒在電話裡哭了起來,小李聽了也跟著難過,一邊安撫對方情緒,一邊勸著不要著急,總會有解決辦法的,經過近一小時的溫和溝通和耐心安撫,徐女士終於情緒穩定下來,小李顧不得看時間,趕緊把情況向扶貧隊報告,尋求幫助和解決,在區科協扶貧隊多方溝通協調下,徐詩紅的父親第二天終於在醫院住下,安心治療。經過小李的詳細溝通上報,區科協扶貧隊還聯繫了街道和社區網格員,有愛心蔬菜優先給他們送去,並派網格員經常上門看看,確保他們生活保障和生命安全。

孩子每天看著媽媽早出晚歸,以前週末還可以帶著她玩,現在每天都要上班,忍不住拉著小李的衣服,不肯讓她出門,她總是蹲下來拉著孩子的小手耐心的講解病毒疫情,還帶著孩子畫了關於抗擊疫情消滅病毒的漫畫,告訴孩子媽媽每天要上戰場消滅病毒,等病毒消滅完了,媽媽就可以帶你去公園玩了,孩子聽了她的話也義憤填膺的喊:“媽媽,病毒是壞人,我也要和你一起去打敗病毒!”看著孩子剛剛還嘟著嘴,又瞬間變得勇敢的表情和奶聲奶氣的稚嫩聲音,惹的她又心疼又哭笑不得。

“咬緊牙關再堅持一下,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好防護,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很快就可以取得全面勝利了!”勇敢樂觀的90後姑娘小李給同事們加油鼓勁時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