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碩≠非全日制,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在哪裡?

2021考研的小夥伴們,在所有考研工作開展之前大家一定要多瞭解一下考研常識,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以下內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專碩≠非全日制,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在哪裡?

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1、培養模式

學碩注重學術研究能力,專碩注重動手實踐能力。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培養模式就有一些區別(不過現在區別越來越不明顯了)。

學碩,很多學校要求畢業前至少發表一篇能被認可的專業文章。而專碩以前很多學校都是2年,第一年學習,第二年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畢業了。不過隨著考研熱度不斷提高,有些學校專碩也是3年,畢業要求也水漲船高,不過總體上學碩要比專碩要更嚴格一點。

2、學習時間和費用

上面提到啦,學碩學制一般3年,而專碩有些學校還是保持2年,但有的學校則和學碩一樣變成了3年。

對於學碩的費用,各個院校普遍標準是8000元/年(具體專業有所不同);專碩的費用會比學碩高些,按照專業區別有點大。對於計算機來說,基本12000元/年,而MBA可能十幾甚至是幾十萬。

雖然研究生學費不少,但研究生的獎學金可是很豐厚的,一等獎學金就是8千,國家獎學金是2萬。還有國家助學金以及實驗室發的錢,只要你有能力,讀研階段實現自立完全沒問題噠!

3、讀博深造

在研究生的培養階段,學碩和專碩在讀研階段的情況現在越來越趨同了(所以含金量沒有太大差別),但在升學這件事上就有明顯區別了。

學碩本來就是為了培養學術型的人才,所以學碩可以直接申請碩博連讀,讀研三年,再加2年就博士畢業(還可以申請提前1年畢業),所以性價比極高!而專碩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如果專碩要讀博,就只有考博,部分專碩可碩博。和考研類似,需要筆試和麵試。讀博時間則為3年,比學碩多一年。

所以,對於想要讀博的考研小白,可以偏向選擇學碩!不想讀博那就無所謂了。按照目前的趨勢,以後學碩很可能都是直接碩博連讀,讀學碩就默認要讀博。

4、考試難度

除了升學方式,學碩和專碩在考研這件事上還是有不少區別的。學碩是為了培養研究型人才,所以對應的初試難度也會更難。

難度的體現主要在「數學」和「英語」兩部分。大多數學碩都考數一、英一,複習的量要比專碩多,而且考試難度大。而專碩往往考數學二、英語二,複習難度和出題難度都會更加簡單。(PS:有些學校專碩也考數一英一,比如:浙大)

一開始專碩其實不溫不火,早些年考985學碩沒過,可以直接調劑專碩。但現在專碩越來越火,報考的人數比學碩多得多,所以不存在這樣的調劑。

985的學碩往往比專碩要更難考。這個難,不只是考試難。高校的推免基本都是學碩,導致學碩名額很少很少,競爭大。對於本科雙非想考名校的小小白,建議重點考慮專碩。如果想讀博,那就在讀研期間好好表現,到時候直接考自己導師的博士即可。

5、調劑方向

正因為學碩的考試難度大,所以在調劑這個事情上比專碩的選擇性要更大。就像前段時間的調劑,科研院所的調劑要求一般為全日制學碩;而且在學碩人員已滿,導師同意的情況下,學碩是可以調劑成專碩的,但是專碩卻不能調劑成學碩。

6、安排住宿

這一點區別是近兩年才出來的,重點體現在北上廣深這樣土地比黃金還貴的城市。研究生擴招,但學校蓋不起新宿舍樓,承擔不起擴招這部分學生的住宿,所以讓專碩考生在讀期間在外自行安排住宿。有些學校明確把這點寫到了招生簡章裡面,所以大家在選擇學校、選擇學碩專碩的時候要仔細考量下。

去年北大某校曝出這個事情(因為是臨時通知,所以學生鬧起來了),今年北大、清華、北京師範、南開、北理、南開、復旦、等高校都明確規定專碩不提供住宿!在北京、上海租房三年,這費用比學費都要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