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迎來線上紅利,永輝兄弟“分家”後還是對手?

從疫情開始,生鮮電商之間“較量”也開始了。當然很多線下“精英”也轉為線上“新手”,專注線下的永輝超市,也來到了旗下生鮮配送超市“永輝生活”大展拳腳。“永輝超市”我們是熟悉的,生鮮平臺一直有,只是這次才“爆發”。就像是“大潤發”,也有“飛牛網”,後來也跟線上外賣平臺有合作。口罩緊張、足不出戶的我們在疫情期間生鮮配送的使用頻率更是比平時多。

電商迎來線上紅利,永輝兄弟“分家”後還是對手?

春節期間,各大生鮮電商平臺旗下食品的銷量劇增,每日優鮮、永輝生活、盒馬鮮生、京東買菜等在線生鮮購物的交易筆數明顯上漲,據微信小程序數據顯示,2020年的春節期間(除夕至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因此,生鮮電商的股票也累計漲近30%,這次“黑天鵝”事件中,作用越大,也自然就更強了。也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方式。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嗎?

截至2020年2月12日,永輝超市覆蓋了全國28個省份、533個城市的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已開業門店數量926家,籌建中門店211家。本身門店就多,這次疫情就“派上用場”了。永輝的生鮮食品的損耗率約3%至4%。2019年上半年,永輝超市物流中心已覆蓋全國18個省市,上半年的配送作業額高達230.46億元,佔總營收約56%。由此可見,平時線上銷量就佔了一半以上,這次只是在原有基礎上更有“火”。2019年開始,永輝開始佈局社區生鮮業態永輝Mini店,擴展超市到家業務,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已有510家Mini門店。各地不斷開設新的門店,生鮮渠道也在持續完善,資金運轉方面,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60.62億元,同比增長5.94%,現金較為充足,能夠支撐公司不斷探索新零售、新業態模式。“趁熱打鐵”,永輝更是推出了吸引眼球的活動。

電商迎來線上紅利,永輝兄弟“分家”後還是對手?

3月8日,永輝超市宣佈,從即日起到4月30日,將在“永輝生活”APP上線15萬瓶1499元的飛天53° 500ml貴州茅臺酒,規定同一用戶限購一瓶。半年前,永輝也在同一渠道預售4.5萬瓶茅臺,很快搶購一空。這次永輝將茅臺數量加碼至15萬瓶,無疑就是為了線上的“流量”。永輝生活的訂單暴漲,一則關於“永輝買菜要退出”的消息風行一時。很快,永輝超市內部人員就出面闢謠,“永輝超市當前正在發力線上線下融合,在戰略上著重推廣永輝生活·到家,並無捨棄永輝買菜的含義。”

這讓人開始想到,2015年推出永輝生活的,正是在2018年“分家”出去的永輝雲創,永輝超市重新重點發展這一塊業務,是打算與永輝雲創競爭嗎?

2018年12月4日,永輝超市發佈公告,將其持有永輝雲創20%的股權轉讓給CEO張軒寧。成為永輝雲創第一大股東,而永輝超市對永輝雲創不再擁有控制權。

“對於超級物種,我和CEO張軒寧有分歧,他看好餐飲,我認為重心應該做‘送貨到家’。”2018年6月,在股東交流大會上,永輝集團董事長張軒松曾公開表示自己和哥哥張軒寧在發展理念上的不同。此時雲創依然在燒錢加大步伐,甚至影響到了永輝的業績。公司創始人公開揭露內部矛盾,接著永輝超市與雲創的“分離”。

股份轉讓完成後的第九天,12月13日,永輝超市發佈公告宣佈,張軒松和張軒寧簽署《關於解除一致行動的協議》。“雲創”業務被正式分離出來。既然無法綁在一起走路,那就走兩條路,風險規避地也更小,是否這樣更適合各自的發展呢?

面對線上紅利這塊送到嘴邊的蛋糕,永輝確實開始好好安排這塊蛋糕了,並明顯表示要開始好好“烹飪蛋糕”。回想一年多前,虧損嚴重的永輝雲創,包括永輝生活在內,正是觸發永輝“分家”的導火線。當時傳的沸沸揚揚的“奪權”、“分家”的說法盛行。

二十年來,當年曾一起做過啤酒代理生意,張軒松想出的“電話訂貨,一小時送貨上門”的主意,讓他們在五年內成為當地啤酒上代理三巨頭之一;開設過名為“古樂微利”的小超市,張軒寧採取“沃爾瑪”薄利多銷的實戰經驗在競爭中取得一定優勢。永輝超市創立初期,即使決策失利遭遇危機時也是同舟共濟。在必須抉擇比例重點的時候,分歧無法解決。只是張軒松不想再忍受雲創的虧損了。據數據分析知道雲創在這三年間虧損接近10億元。

電商迎來線上紅利,永輝兄弟“分家”後還是對手?

兩人“分家”之後,確實沒有繼續虧損。2019年,永輝的收入和利潤實現了雙增長。但是股價低迷,由此可見,創新業態雲創的剝離,也有“副作用”。

2019年5月16日,永輝雲創擬增資10億元,用於門店的擴張、夯實供應鏈、提升永輝生活(S2C)等。永輝超市也出現在這份增資公告上,並出資2.66億元。一邊以“分家”來穩住財報數據,一邊繼續用資本滋養著雲創。顯然從未放棄,只是“鬧點彆扭”,而且只是生意上,也在保持一個保守前進,一個保持發展。

電商迎來線上紅利,永輝兄弟“分家”後還是對手?

如今疫情的原因,送貨到家的服務正熱,兵分兩路的它們決定合二為一。既然有了永輝生活·到家,永輝超市還要花力氣打造出一個“永輝買菜”,雲創有高級超市超級物種,永輝超市就有BravoYH等,這些不得不讓人猜想是否把雞蛋分開放?兩條路誰走的好,到時候就合併。讓投資者和顧客也把兩者概念分開了。因為競爭的話,是把風險翻倍了。未來趨勢有機會齊頭並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