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是 "壞毛病",而是孩子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好好引導

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娃聰明可愛。

可很多時候,在父母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呀。

家長作為孩子的父母,都盼著孩子能夠成為人才,從小就盼著自己的孩子聰明,但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眼中的孩子卻是調皮搗蛋,併為孩子的調皮感到苦惱,但其實這些家長眼中的"壞毛病",正是孩子情商高,聰明的表現。

這些不是

話嘮

"話嘮"的孩子特別讓老師頭疼,因為他們總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相信有一個成天講話不停的孩子,家長會經常被老師"關注"吧!

不過,孩子話多,意味著他天生外向、樂觀,語言表達能力強,只是他還沒有良好的自制力,暫時無法控制住自己說話的慾望。

這些不是

因此,面對話多的孩子,希望家長不要太生氣地罵他、打他,這樣可能會"抹殺"孩子語言表達的天賦。

家長要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講,什麼時候不能講,讓他們明白在不能講話的時候一直講話,會對他人造成困擾。

這些不是

發號施令

有些孩子總喜歡對其他人指手畫腳,發號施令。這些特點,可能在某些人眼中,孩子顯得比較自私、喜歡出風頭。

但不可否認的是,喜歡發號施令的孩子,普遍有較強的主見性、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家長可以適當告訴孩子,多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啟發表示謝意等等。

這些不是

瞎編故事

這類孩子和"小話嘮"不太一樣,他們經常纏著你,要你講故事給他聽,或者他編故事給你聽。

家長在孩子"編故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斷他們的思路和想法。其實,這類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而且願意學習新的東西。

好動

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有多動傾向還是有多動症。前者就是家長平時所說的"調皮好動的孩子"。

針對"好動"的孩子,家長們也別太在意。

這些不是

好動首先跟孩子自身的氣質類型有關,有的孩子就是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對各種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事物或外界環境吸引。

這樣的孩子求知慾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知識,而且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不錯,思維也比較活躍。

不要自己覺得不好就抑制孩子的表現,對孩子的各種情況一定要找好原因,並及時的加以引導,只要父母加以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將來一定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