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這“口”硬通貨(一)


這“口”硬通貨



黃金是硬通貨,在於價值一般不會大起大落,屬於一般等價物,也有可能是俗人都喜歡金燦燦的東西吧。從小就被灌輸著金銀銅鐵的次序,於是彷彿什麼帶點金都成了好東西。

還是想捋一捋最近發生的這些事,怕這些事就像走馬燈一樣,一不留神,就全拋在了腦後。

先說說全國最近流行的硬通貨,那當屬“口罩”了。從前拿“寶馬”“名錶”證明自家有錢,如今誰家屯著十盒口罩,那就是當之無愧的巴結對象了。因此甚至,口罩騙P的段子都層出不窮。

說實在的,我自己,除了閒來無事買了個阻氧面罩,口罩這東西我還真以為就是拿來裝裝B的。口罩的業務場景,基本也只會出現在這樣一種情況下:

“誰是病人家屬,誰是病人家屬?”

“我是,我是,醫生,她怎麼了?”

“請耐心等待,我們正在盡力”

說罷,就必定有一位醫生角色戴上口罩,深藏功與名。

但事實上,手術是漫長的,站在手術室等待是不可能的,基本上也只能耐心地在病床上等待著。

就連手機程序也不能告訴你手術什麼時候結束,畢竟忙碌的醫生有時候來不及更新狀態。

而就在1月下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面萬面口罩來”,讓你彷彿誤入一個毒氣世界,呼吸一口空氣都會中毒。

“空氣有毒”成了全城人的一個共識。




步了2003年的後塵,物資突然的緊缺,讓你有一種錯覺只要你個眨了一下眼,眼前的油鹽醬醋茶突然間就會被一掃而光,錯了應該是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是似乎就從來不存在這世界上,只在圖片裡。讓你恨不得當初沒在“搶購秒殺”這個技能點瘋狂地按上個十來二十次,想來“搶購”的這個技能點可能成為任何中國人創建角色時的首選。

說來也是有點幸運,沒能體會到搖號和雙十一限時秒殺的人,反而在“買口罩”這件事上,充分感受到了搖號的艱辛和絕望,至於系統因限時秒殺的屢屢崩潰,已經在十幾次嘗試過後,變成了“見怪不怪”的事了。

為了不在外“裸奔”,那就只有出此下策,堅決不出門,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三好公民。

另外一個幸運的事,便是睡醒一覺,從假期將盡,變成還有幾天;睡醒一覺,從還有幾天,變成還有一週;睡醒一覺,公司,嗯公司就差點不見了。短短的春節假期,忽然就延長了、延長了,又延長了。

全國人民還沒來得及收拾好放假的心情,就又迎來了一波“窩家抗毒”的新假期任務。


一起看春晚,變成了看疫情實時動態




自從“武漢封城”,談論每天的新增病例成為了如同“吃飯了嗎?”的日常問候語。

不過,大家的確也是盼望這疫情能夠儘快好轉起來。而

當代年輕人嫌朋友圈裡的數字不夠刺激,又跑去微博又刷了一波流量。但瞭解的越多,這個2020年2月份的糟心事,卻一點都沒有減少。從“造謠者”到“祭奠吹哨人”,從“武漢加油”到“科比回來”,有一部分的青春提前結束在這一年的春天。

從“武漢封城”到現在慢慢復工,大概過了一個月的時間,確診的人數終於在“7萬”這個臺階放緩了步子,疑似病例雖然還有增加,但相比之前的一天一千,到現在的一天幾十,已經溫柔地像是外婆搖著搖籃唱著曲子了。

在這個時候,人似乎總想做些什麼,證明自己在,於是捐款渠道應運而生。

捐款渠道出來了,為自己的“善心”爭先恐後買單的人找到了另一片發揮“限時秒殺”天賦的土地。緊接著

錢有了,物資有了,但花錢的人卻經受不住了,一臉懵逼地看著這些巨大的“善心”,忽然間不懂得該怎麼去安放這龐大的“善意”。

於是即使浩浩蕩蕩的硬通貨大軍們衝開了大門,某些人也視而不見,硬生生地暴殄天物。物資好像挺多的,但缺少物資的聲音仍是四處可見。

這一次,“善意”真的開始怒了。欲知後事如何,下回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